二、世界經濟貿易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1、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仍然較大
近期,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經濟均出現回升跡象。一是全球制造業顯現積極信號。摩根大通報告顯示,2012年2月和3月全球制造業指數(PMI)均處于50榮枯線上方,分別為51.2和51.1,預計4月會繼續增長,這預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制造業活動呈整體回暖之勢。美國供應管理協會提供的美國制造業指數也從2月的52.4增長到53.4,比預期強勁。二是經合組織(OECD)經濟活動增強。2月份OECD綜合先行指數為100.5,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連續第四個月回升,繼續顯示出經濟好轉的積極信號。其中,日本和美國綜合先行指數均處于101以上,繼續引領經濟向好跡象,歐元區17國整體綜合先行指數與1月份持平。三是全球股市表現較好。由于公司實際收益增長,2012年以來股票市場投資信心增強,全球股市普遍上揚。一季度美國道指上漲8.1%,標普上漲12%。從目前看,2012年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有望持續,至少應排除再度出現衰退的可能性。
但總體上看,世界經濟復蘇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與不斷蔓延深化,暴露出當前國際經濟在體制機制、政策理念、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弊端,世界經濟固有矛盾、國際金融危機的后遺癥以及由此產生的并發癥等新問題相互交織,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基礎比較脆弱、前景尚不明朗,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復蘇進程將漫長而曲折。目前,國際機構對2012年世界經濟的預期并不樂觀。聯合國預計,2012年世界經濟處于另一次大衰退邊緣,二次探底風險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盡管將今年全球經濟增幅由1月份預計的3.3%上調至3.5%,但警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大風險并未完全消除,歐債危機和潛在的油價飆升仍可能扼殺脆弱的經濟復蘇,財政整頓和銀行去杠桿化等壓力將在短期內制約發達經濟體的強勁復蘇。
2、歐債危機前景依舊復雜多變
2011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發酵,導致歐洲銀行業流動性緊張加劇、實體經濟增長乏力、市場信心極度脆弱,形勢十分嚴峻。針對這種情況,歐元區各國政府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救急的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一是歐洲央行兩次長期再融資操作向市場提供超過1萬億歐元流動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歐洲銀行業流動性壓力;同時還多次購買重債國債券,為穩定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希臘債務置換計劃取得重要進展,預計可減輕大約1000億歐元債務負擔;總額1300億歐元的第二輪救助計劃獲得批準,希臘成功渡過一季度償債高峰。三是歐元區各國同意提高歐債“防火墻”規模,即將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和歐洲穩定機制(ESM)的總體資金上限擴大至7000億歐元。
歐債短期風險雖然有所降低,但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希臘經濟已連續4年陷入衰退,財政緊縮更是削弱了經濟復蘇動力,債務違約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歐洲銀行業流動性情況有所改善,但仍面臨去除債務杠桿和提高資本充足率等諸多問題,特別是部分南歐國家銀行壞賬較多,銀行業仍然存在較高風險。當前西班牙、意大利等國仍處在償債高峰期,尤其是西班牙經濟增長乏力,債務持續增加,導致國債收益率快速大幅上漲,市場普遍擔心其成為下一個求救國。近日,標普將西班牙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兩個等級,從A下調至BBB+,評級前景為負面。總體看,歐債危機發展還存在很多變數,仍是影響世界經濟復蘇的最大風險。
3、國際油價仍在高位震蕩
國際油價是影響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主要受伊朗局勢影響,全球市場對原有供給的憂慮情緒加重,加上全球流動性充裕、投機資本炒作等因素,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紐約期油價格一度飆升至109.8美元/桶,目前仍在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徘徊。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將達8990萬桶,比去年日均需求量增加0.9%。報告指出,近來國際油市壓力有所緩解,原因包括歐佩克成員國增產、沙特阿拉伯承諾加大供應、全球原油需求停滯、國際能源署有可能釋放戰略儲備以及伊朗核問題多方會談有望重啟等;2009年以來不斷重現的供需矛盾暫時恢復平衡,但與伊朗核問題相關的地緣政治擔憂情緒尚未消除,國際油價再次飆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從目前情況分析,伊朗局勢仍是造成全球原油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隨著歐美對伊朗采取原油禁運的時間日益臨近,市場仍會產生一定幅度的波動,國際油價將會繼續在高位盤整。這無疑將增大全球通脹壓力,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走勢,制約消費信心和居民可支配開支,扼制全球經濟復蘇勢頭。
4、全球流動性寬松程度加劇
近日,美聯儲決定把接近于零水平的短期利率維持到2014年末,繼續寬松貨幣政策。歐央行兩次長期再融資操作向市場提供超過1萬億歐元流動性,并連續四個月維持1%的基準利率。英國將基準利率繼續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日本繼續維持“零利率”,日本央行表示將繼續實施強有力貨幣寬松措施,直至實現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的目標。
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不同程度由緊轉松,增加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近期,印度將基準回購利率由8.5%下調至8%,是2009年4月以來首次降息,并將邊際貸款工具借款占銀行定活期存款的比例上限由1%提高至2%;巴西將基準利率由9.75%下調至9%,是2011年7月以來連續第六次降息;印尼連續第2個月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75%不變;韓國連續第10個月將基準利率保持在3.25%不變;泰國維持基準回購利率3%不變。全球流動性進一步寬松,可能加劇國際資本無序流動和主要貨幣匯率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