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審計署6管齊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審計已開始 -周五滬指午盤收于4162.97點 "全民炒股"言過其實 基民熱情不減 -奧運空氣質量將實現五省聯保 水利部急調長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將嚴懲高校"體制外"招生 民辦高校招生收費成監察重點 -外資正式進入中國鐵路運輸領域 中國鋼鐵并未沖擊國際市場 -國稅總局:可能重創股市 短期不征資本利得稅 不會取消利息稅  -"鑫諾三號"衛星上天 "長征"火箭完成百次發射 可發射飛船和衛星 -全國治理商業賄賂未達預期 專項工作延期 公務員處分條例實施 -中國即將公布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財政部調整商品進口關稅 美將對我銅版紙征最高99.65%反傾銷稅
京滬高鐵投資升至1700億 全國社保基金有意投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有望年底動工的京滬高速鐵路工程(下稱“京滬高鐵”),總投資額度可能由1300多億元上升到1700多億元。

“因為涉及征地拆遷等問題,原來的預算都不夠。”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京滬高鐵總造價至少應該達到1700億元。如果加上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等3個獨立項目,京滬高鐵總投資額度將超過2000億元。

目前,京滬高鐵項目已遞交了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等待審批,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已進入最后階段,今年年底前有望正式開工建設。

醞釀組建項目公司

9月14日,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正式開工。據介紹,大勝關橋上鐵軌按六線布置,分別為京滬高速鐵路雙線、滬漢蓉鐵路雙線和南京地鐵雙線。大橋的施工總承包合同價為38.6億元,加上地鐵建設地方上投資7億元,總共投資45.6億元。

“這座大橋的最終投資大概也會超過預算,估計會達到48億元。”上述人士透露,大勝關橋雖然是京滬高鐵的一個部分,但它是獨立于京滬高鐵項目之外的單獨項目,因此,“大勝關橋的正式開工并不標志著京滬高鐵的開工建設”。據透露,京滬高鐵全線有3個類似的獨立項目。

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滬高鐵今年3月初經國務院批準立項,當初預算的工程總造價大約為1300多億元。按照近幾年運作模式,中國鐵路建設一般由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作為鐵道部的出資人代表,出資占股本金51%以上。鐵路沿線政府通常以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作為入股資金,占20%左右。其他資金缺口,則面向社會融資。

本月內,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將和京滬高鐵經過的河北、山東、江蘇、安徽4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出資代表見面,商討共同組建項目公司事宜。

牽手保險資金

消息人士透露,全國社保基金有意進入鐵路建設領域,投資京滬高鐵項目。目前正處于緊張談判過程中。

此前保監會向外界透露,保險業已與鐵道部達成投資京滬高速鐵路的意向。在初期意向中,保險資金的投資總額高達人民幣800億元,但最終獲批金額是400億元。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曾公開表示,保監會已經批準中國人壽(2628.HK)、平安保險(2318.HK)以及人保財險(2328.HK)等保險公司參與此項投資。

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一位專家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鐵路建設屬于基礎性產業,雖然回收期較長,收益卻比較穩定,保險資金進入鐵路建設,在中國還是首次,“這肯定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目前,中國鐵路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還是銀行貸款,吸納社會資本成為鐵道部力推的舉措。事實上,鐵道部近兩年已開始給予各種優惠條件,邀約社會資金進入鐵路建設領域。上述專家表示,還需要相關細則的出臺,以保障民營資本獲得收益的問題。(第一財經日報 于素)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文章:
京滬高鐵宣布對民資開放 民眾冀其上市做股東
京滬高鐵項目將組建公司 會探索市場化融資方式
保監會副主席:800億保險資金將投京滬高鐵工程
京滬高鐵總預算超1600億 保險公司將投保800億
京滬高鐵預計2010年通車 坐火車全程只要5小時
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將上市 京滬高鐵2010年通車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六一"兒童節關注2000萬留守兒童:發展之路遭遇體制障礙
世界無煙日:中國超5億人健康受被動吸煙危害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