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農民在澆地。 (王子瑞攝)
編者按: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國家又出臺10項重要措施,進一步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是當前經濟工作中緊迫的重大課題。如何把中央各項政策用好、用足,建立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河南打造糧食核心產區的經驗表明,發展糧食生產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要著眼當前,又要立足長遠;既要保護好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又要調動起地方政府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讓好 種子種出好麥子,好麥子賣上好價錢——
一畝地上的三筆賬
春耕時節,產糧大縣——河南西平縣的農民又忙碌起來了,澆水的,施肥的,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
“補貼又漲了,麥價也漲了,今年收成保準差不了!”大王莊村農民劉雙營臉上蕩漾著歡喜,讓他心里有底的是去年政府給打的機井,解決了他家7畝旱地灌溉難題。
“以前種地沒效益,一年到頭白忙活。”說起前幾年種糧,劉雙營給記者算了筆收入賬:2002年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1畝小麥肥料、農藥、種子等開銷加起來要280元,產量600多斤,去掉成本和稅費,純收入30元左右。玉米產量能到800斤。兩季莊稼加起來,一年收入240多元,要算上投的工還要賠錢。
“這些年政策好,地金貴了。”劉雙營算計著:2006年稅免了,還給補貼,一畝補60元;種子好了,小麥一畝能產1000斤,玉米能到1400斤,一畝能純掙800元。而且收割、播種都用上了農機,省工、省力。
“最高興的是去年,修了機井、水渠,旱能澆、澇能排,還跟龍頭企業簽了訂單,收入更保險了。” 劉雙營說,去年1斤麥多賣1毛錢,收入又高了100元。今年他家地里的邊角都種上了麥子。
劉雙營的小賬本折射出河南糧食核心產區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是河南糧食核心產區的一個縮影。從2005年起,河南確定24個產糧大縣為糧食核心產區,依托農業綜合開發平臺,整合支農資金,三年將299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成了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去年核心產區糧食增量占到全省增量的80%,為河南保住糧食1000億斤的產量作了重要貢獻。”河南省政府領導說。
河南是國家的糧食主產區,為啥還要搞核心產區?“支農資金最怕撒胡椒面,24個重點縣中低產田面積約占全省的1/3,說明這些地方的糧食生產潛力大。核心產區突出了以縣為重點,更有利于集中投入,讓適宜種糧的地方生產更多更好的糧食,讓好種子種出好麥子,好麥子賣上好價錢,惠農政策發揮更大效益。”河南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張成智說。
張成智坦言,當時確定核心產區并不容易。120多個農業綜合開發縣,70%的資金集中支持24個,就要有分不到項目的縣。但三年實踐見到明顯成效,項目少了、規模大了、效益高了,在一個項目區,農業綜合開發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農業部門推廣良種,農機部門優先補貼,龍頭企業保障價格,諸多先進生產要素五指成拳,催生出新的生產力。去年項目區糧食平均單產達到1049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90公斤,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
建永久的高標準農田——
“哪怕是煉金的也不讓進”
走進這些糧食生產核心區,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昔日的荒薄瘠地變成林茂糧豐的沃土。對于這批“永久糧倉”,河南省政府領導態度堅決:“這是留給河南人吃飯的,哪怕是煉金的也不讓進!”
“24個農業綜合開發縣里面每年淘汰2—3個縣,然后符合標準的縣再進來,這對大家都是一種壓力。在誰手里摘了帽子,沒法向全縣人交代。”浚縣副縣長王金朝說。
糧食核心產區的規劃有嚴格要求。項目區要遠離縣城和工業集聚區,確保建成的糧食生產核心區永久、穩定。責任落實到各縣縣長,項目好壞由專家、農民說了算。
有競爭就有壓力,各地比創新、比效益,落實惠農政策不折不扣。浚縣王莊鄉宋井固村農民齊順義提起年初完工的工程,一臉自豪。他說:“從設計圖紙到工程施工,我們都參與了。”老齊說,為了確保打井深度,他們還專門買了儀器,搞不好必須返工。
讓農民參與,項目成了農民自己的事,投工投勞積極性高漲。在許多地方,農民自愿成立了村民理事會。“水費交得明白,管得透明,也能用得長久。”齊順義說。
如何使核心產區發揮更大的效益?齊順義說,土地流轉機制還不活,希望能出臺鼓勵種糧大戶承包土地的相關政策,提高種糧效益。另外,他說從2007年到現在,玉米價格漲幅不過14%,而化肥價格漲幅超過50%,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農資漲價別太兇。
一些項目區農民還反映,目前國家補助的標準偏低,特別是機耕路的投入,只夠修沙土路,給以后的養護帶來很多困難。
2008年糧食生產核心區有了新的標準,項目區內灌溉保證率將不低于75%,排澇和防洪標準將不低于10—20年一遇,良種覆蓋率將達到100%。
糧食就是政績,不能讓產糧大縣的財政受困——
張縣長的政績觀
農民得到了實惠,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如何調動?
張金泉,河南省滑縣縣長。他對核心產區深有感觸地說:“滑縣是財政窮縣,與許多地方比工業、比城市建設比不了。但省委、省政府明確了產糧大縣的政績考核任務,把農業搞好了,給農民多辦實事,一樣是政績。這一措施給了我們抓糧食的動力。”
張金泉介紹,去年滑縣財政收入2個億,財政支出10.1個多億,有8個多億靠轉移支付和其他專項資金,其中80%以上的支出全支持了“三農”。拿良種補貼來說,除了國家補貼外,縣里還另外拿錢擴大范圍,一年要花掉縣財政的1/4。
這些錢花得值!它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去年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了348元。滑縣連續5年獲得全國糧食十大標兵縣稱號。
現在糧食生產的優勢發揮出來了。項目區小麥、玉米兩個主導作物的優良品種基本全覆蓋。過去小麥畝產要攻破800斤很難,現在畝產超1200斤的耕地都有;過去小麥七八年才能推出一個新品種,現在不到五年就能開發出一個新品種來,而且品質好、產量高。
新技術的不斷推廣,讓滑縣農民們對測土施肥、精量播種、秸稈還田等已不再陌生。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上官鎮上官村農民王紅占指著綠油油的麥田說:“以前施肥‘一炮轟’,秋天耕地時順著犁溝一次撒完。現在不行了,春天還得按時追肥。去年用縣里推廣的優質小麥,畝產上千斤,種7畝地,相當于往年10畝的收成!”
為了讓產糧大縣卸掉“包袱”,輕裝上陣,除了國家給予的獎勵政策外,河南省每年拿出資金重獎。“去年省里獎勵滑縣4000萬元,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張金泉說。
但讓產糧大縣擺脫困境,還需發展壯大糧食產業,把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強勢,讓 “糧袋子”變成“錢袋子”。張金泉說,現在國家給予產糧大縣農業產業化項目扶持力度還不大,地方財政依然是吃飯財政,希望國家能加大對產糧大縣的農業產業投入。
我們期待,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昔日的產糧大縣迅速摘掉財政窮縣的帽子,種糧農民早日實現全面小康。(記者 趙永平 曲昌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