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5月26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6日發表了《2013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白皮書中指出,2013年,中國初步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符合現階段中國社會實際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保障內容持續增加,保障范圍不斷擴大,2012年,實現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截至2013年,全國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到49,750萬人,比2012年增加1,381萬人;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2,218萬人,比2012年增加1,791萬人。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繼續調整,調整水平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達到近1900元,并對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人員等進行適當傾斜。2014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兩項制度合并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保障城鄉居民醫療權利。目前,中國已基本建立全民醫療保險體系,且保障水平在不斷提升。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超過13億,參保率達到90%以上。截至2013年,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 29,906萬人。政府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從2007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2013年的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0%左右,基層最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建立以來,迅速覆蓋了全體農民。2007年參加新農合的人數為7.3億,參合率為85.7%;截至2013年,人數達到8.02億,參合率上升至99%。政府對新農合的財政補助逐年增加,人均籌資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新農合的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340元左右,其中各級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保持在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和門診醫藥費用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2013年,參合農民共計受益13.2億人次,同比增長14.9%;新農合大病保障受益人次達137萬,實際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進展順利,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開始建立,減輕了城鄉居民大病醫療費用負擔。2012年,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已有28個省份啟動實施了大病保險試點工作,8個省份全面推開。2013年,肺癌、胃癌等20種重大疾病全部納入大病保障范疇。兒童苯丙酮尿癥和尿道下裂被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障,新農合保障的重大疾病已達22種。
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穩步發展,對于參保人維持穩定的生活水準、獲得醫療救治和生育保障等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2013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6,41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92萬人;全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9,917萬人,比上年增加907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7,263萬人,增加84萬人。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6,392萬人,比上年底增加963萬人。2013年有417萬人享受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待遇,年末有197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月人均領取失業保險金水平為759元,比上年增加60.3元,增長8.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截至2013年,全國城市低保對象2,061.3萬人,平均保障標準為373元/人·月,月人均獲得補助252元,2013年累計支出保障資金724.2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3.8%、1.3%和7.4%。截至2013年,全國農村低保對象5,382.1萬人,占農業人口的6.1%;平均保障標準為2,434元/人·年,月人均獲得補助111元,2013年累計支出保障資金841.9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8.7%、2.9%和17.3%。截至2013年,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對象538.2萬人,平均供養標準為集中供養4,685元/人·年、分散供養3,499元/人·年,2013年累計支出五保供養資金161.6億元,分別2012年增長15.4%、16.3%、11.5%。
對因遭受自然災害、失去勞動能力或因其他原因陷入生活困境的社會成員實施社會救助,維持其最低生活水準,是社會保障權利的最后一道防護線和安全網。截至2013年,全國26個省份制定完善了臨時救助政策。2013年,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3,937萬戶次。醫療救助惠及群體進一步擴大,救助對象從城鄉低保對象、五保對象逐步向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拓展。2013年累計支出醫療救助資金257.6億元,救助2,639萬人次。
相關閱讀:
2013年中國財政節能環保投入3383億元 同比增14.2%
2013年中國財政節能環保投入3383億元 同比增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