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在經濟領域最熱的詞匯應該要算“供給側改革”了。供給側改革強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這其實不只是針對城市中的工業生產,對于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轉變方向。
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的水平決定著老百姓吃什么。去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吃飽”早已無需憂慮,但要“吃好”還需農業生產在供給側上發力。從簡單的吃,到吃得精致、吃得健康,我們自己的農業產品在滿足這一方面的需求上仍有欠缺。比如,周圍很多朋友就喜歡上網海淘國外的小零食,日本的麥片、歐洲的巧克力、泰國的水果干……這些“洋美食”因為樹立了品牌效應,所以能漂洋過海地在國內也熱銷起來。相較之下,我們本土的農產品,又該如何尋求突破呢?
上個月,我在四川成都的蒲江參加了一場“農產品嘉年華”,在這兒見到蒲江此地盛產的丑柑和獼猴桃,嘉賓品嘗之后都大加贊賞。個頭兒大一點的丑柑,能超過我兩個手的大小,果肉酸爽多汁,口感極好。然而這樣好的農產品,此前卻一直沒有打響自己的品牌,雖在本地享有盛名,但放到全國,知名度還遠遠不夠。但現在,蒲江農產品在品牌形象和營銷手段上有了與時俱進的改變。運用“互聯網+”的思維,蒲江的丑柑在網上開設了“天貓”店鋪,方便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購買。并且主打吃了“不上火”這一健康理念,打出了自己產品的差異性和特色。
更好的營銷還應該是把產品的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都用品牌故事概括起來,賦予農產品美好的理念,讓品牌的故事和理念來帶領產品走出去。而成都也正在這方面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甚至已經著手推出。比如在農產品上注明原產地標識,像金堂臍橙、蒲江雀舌、雙流草莓等等,可以產生品牌效應,令人吃得放心。同時,增加歷史、人文的故事在其中,讓產品有情懷、有溫度,也將讓產品更具特色。例如郫縣豆瓣,當增加了湖廣填四川期間研發豆瓣和民國期間用豆瓣醬犒勞駐藏軍隊的典故時,那么它的文化味就會增加不少。
除了樹立品牌意識,更為根本的改革還是提升產品附加值,這離不開科技的支持。例如四川成都雙流的一家以秋葵為原料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從秋葵選種時就十分嚴苛,力求精品。而秋葵收獲后,會進入公司生產線,被加工成飲料、花茶、蔬菜脆片。這一過程中,科技的運用讓產品附加值提高了10倍以上。
再比如,普通玉米的銷量不好,但成都在龍泉、金堂等地推廣種植的水果玉米卻供不應求,效益達到普通玉米的4倍以上。生產綠色、高端的農產品,這就是在農業供給端解決問題。
農產品的生產需要獨特的地理、氣侯、季節等不可替代的因素,一方水土滋養一方風物,所以只要產品本身品質過硬,就可以贏得消費者的歡迎。而能在此基礎上,再樹立獨特的品牌、加大科技投入、追求高端產品,這是將在根本上解決農產品供給側的改革。如此,農產品打開銷路、走出本地將絕非難事。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