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從"貴州樣本"讀懂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

發布時間: 2016-03-03 08:42:50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魏博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貴州樣本 習近平 精準扶貧思想

苗族繡娘王興蘭。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攝

【精準里的“最炫民族風”】

“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數民族群眾的脫貧致富顯得尤為重要,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記者看到少數民族同胞們搭上了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的快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梵凈山腳下的寨沙侗寨,共有 76戶304人,幾乎家家戶戶開辦“農家樂”。“以前干苦力,抬了11年滑竿,我常想,萬一哪天抬不動了咋辦?”侗族鄉親夏德發告訴記者,創業貸款,政府貼息,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最初大家都不敢接,政府帶頭建了第一批房子,村民才壯著膽子貸款改造舊房。他貸款5萬元,借款20多萬,辦起農家樂,年收入高達十幾萬。如今,他還清了貸款,又將農家樂租出去,每年租金高達8萬元。

在丹寨,身著苗族服飾的美麗繡娘們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原本能歌善舞、性格開朗的她們,因為有了體面的工作,而變得更自信。近年來,貴州通過實施“錦繡計劃”等方式,讓民族文化得以傳承,提高少數民族同胞經濟收入與社會地位,有些繡娘的刺繡所得甚至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與其他繡娘相比,49歲的王興蘭因長期勞作,并不擅長刺繡,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作品,她對每天能獲得60元的工費非常滿足。

“黔貨”要出山,電商要先行。在貴州偏遠的民族村寨里,隨處可以感受到“互聯網+”的時代脈搏,電商平臺為少數民族同胞脫貧致富趟出了新路子。在“中國土家第一村”云舍村,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不僅打通了土家同胞的購物通道,也為當地特產出山搭建起了平臺。而這樣的站點,在江口縣共有58個。通過建立農村電商扶貧示范點,2015年,江口縣農特產品和工業品線上完成交易近7000多萬,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10%,有效地解決了山區群眾“買難買貴”、“賣難賣賤”的問題。

【挪窮窩,拔窮根】

在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區等農村貧困人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的舉措,幫助群眾挪窮窩、拔窮根。“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山地丘陵覆蓋率超95%,超百萬人口生存條件惡劣,2016年,貴州將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5萬人。

“在山里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現在坐公交車去學校二十分鐘就到了。”從丹寨大山深處的高峰村搬遷出來的一個小女孩高興地說。高峰村的村支書田茂軒告訴記者,在山里的時候,家家戶戶住的非常分散,孩子們經常是一個人走山路,這是讓他最揪心的。搬下來的村民可以根據經濟情況選擇50平米和100平米新房。一套價值約7萬元的50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每人補貼7000元,加上整村搬遷100戶以上再優惠9000元,村民僅需自籌一半經費。丹寨縣移民局副局長雷智榮告訴記者,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后,搬遷補助逐步提高,幾乎是讓貧困群眾免費搬出大山。“對于實在不想搬遷的村民,我們考慮將其轉變為林業工人,對于搬遷下來的貧困家庭,對其進行技術培訓,鼓勵他們在城里打工,或者創業。” 丹寨縣委書記侯美傳說。

而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總書記提出了由社會保障來兜底、加大社會救助等具體措施。在丹寨縣的卡拉村里,80歲的蒙阿婆是村里僅有的9戶貧困戶之一,她的兒子丈夫都已去世,女兒遠嫁外地。她原本不符合低保條件,但是考慮到特殊情況,村里將其納入社保兜底脫貧戶,每年補貼2800多元,逢年過節還送去慰問。隨著新扶貧標準的提升,蒙阿婆的補助會增長到每年3000多元。當問及為何不愿去縣里民政兜底的養老院時,老人笑著說,“村里好!”貴州省扶貧辦葉韜告訴記者,像蒙阿婆這樣無勞動能力,需要通過農村低保實現政策性兜底脫貧的約158萬人。

【記者手記】

精準扶貧思想,源自總書記對貧困的切身體會、對百姓的深切牽掛,讀懂這份深邃的思想,須躬行大地,感知百姓冷暖,用心、用情、用功在實踐中體味。此次貴州之行,記者帶著總書記的《擺脫貧困》一書,在陰冷潮濕的冬天里,沿著總書記走過的鄉間小徑,感受濃濃的鄉愁;在民族村寨里,聽鄉親們訴說“窮山雞”變“金鳳凰”的奇跡,分享他們脫貧后的喜悅;在走街串巷中,看到社保兜底、安享晚年的老人,與他們一起笑對貧困!

脫貧攻堅看貴州,愿這個最大的“貧困樣本”變成最靚的“脫貧樣本”!

(文章部分資料來自“脫貧攻堅看貴州 首批全國網絡媒體記者‘走轉改’”采訪小組)

   上一頁   1   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