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王東海 攝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十九大報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進行了解讀。
中國網:您好,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您怎么理解這一主要矛盾的變化,具體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陳文玲: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理論判斷,也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十三大以來,我們對社會矛盾的主要判斷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與落后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通過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我們的生產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中國已經從區域性大國邁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和社會生產力極大地釋放、生產力水平邁上新臺階、落后生產力不斷被先進生產力替代有直接的關系。
中國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體,成為制造業產值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的國家,中國落后的生產力、一窮二白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中國正站在一個歷史的新起點上。所謂新起點,就是經過持續快速地發展,中國的經濟已經今非昔比,我國制造業也穩步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有很多領域已經在世界上步入了第一梯隊,個別領域已經進入無人區。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的強國,我們的目標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的就是經濟發展的質量更高、水平更高、經濟發展更加平衡。我國現在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就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覺得,一直到2050年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這個矛盾會貫穿始終。
我們從滿足了溫飽也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最終到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是不斷向上升位的。實現了小康會使消費不斷向上升位,這種升位會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竭的動力,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動態變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對物質文化的消費的升位,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動態的,是不斷演進的過程。所以我覺得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肯定存在的。
解決了絕對貧困人口,但相對貧困還會出現。貧困問題解決了以后,也不會是一勞永逸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隨著社會生產力提高,貧困的標準還會進一步提高,還會有相對貧困的人口。再比如說,區域之間的不平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環境的要求和現在的空氣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這些問題也形成了很大的不平衡性。所以解決不平衡,這是一個大的命題,也是需要持續不斷解決的。
還有發展的不充分的問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地推出,我們正面臨著新的選擇,在新技術面前可能會出現很多顛覆性的技術,還會出現很多基礎性的共性技術。相對來說現在的創新能力是不充分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我們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還沒有真正形成人人創新、全社會創新,形成一個真正的創新型國家。在創新水平方面和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創新已經成為我們國家一個大的戰略,這種差距正在迅速縮小,而且我們的業態變革特別是商業模式的變革現在已經走到全球的前列。這些說明我們具有創新能力、原創能力。所以我相信未來面對主要矛盾的轉變,解決了這個主要矛盾,社會就會不斷前進。主要矛盾會貫穿始終,解決主要矛盾也會貫穿始終。
中國網: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采訪,謝謝!
(策劃:王東海;主持人/編輯:劉芳奇;攝影:王東海;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