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前,泰國政府在1997年7月2日被迫宣布放棄釘住匯率制度,當天泰銖兌美元匯率下跌20%,歷史上將這一天視為亞洲金融危機開始的標志。
10年之后,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再次成為全世界發展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成功將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轉化為重塑各國金融體系的契機。
“東亞國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從金融危機重創中反彈,主要歸功于一些主要國家如中國和韓國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杜大偉對新華社記者說。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6年,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在內的東亞新興國家和地區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8.1%,創近10年來最高點,其中中國增速達10.7%。而10年前,這些國家和地區大都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十年過后,我們反思亞洲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教訓是多方面的?!敝袊嗣胥y行副行長吳曉靈說。
她認為,金融對外開放應與內部改革相結合,缺乏管理的開放和銀行體系的脆弱會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而短期投機性資本的異常流動有可能構成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各國應對外資過度追逐國內資產應保持警惕。
盡管相對于周邊國家,中國受金融危機影響要小很多。但由于當時中國正處于經濟周期的低谷階段,外部的沖擊導致經濟增速明顯趨緩,出口增長率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下滑,1998年預定8%的經濟增長目標最終沒有實現。受金融危機影響,香港股指也在1997年10月跌破歷史紀錄,并連帶香港樓市遭受重創一路下跌。
為緩解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支持受到危機沖擊的亞洲國家盡快走出困境,中國在向世界承諾保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措施和政策。
亞洲金融危機十年
( 資料圖片 來源:北京商報)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面對當時通貨緊縮壓力,中國在危機發生之后宣布啟動擴張性積極財政政策,最具代表性措施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經濟結構。這些措施對穩定中國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以及帶動亞洲經濟復蘇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金融改革方面,中國政府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不久,于1997年11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重要性。在隨后的改革中,財政部于1998年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注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補充資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不良資產。
在近幾年中,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這3家銀行相繼改制成股份公司并登陸香港或內地股市,繪就了中國金融改革史冊中的精彩篇章。中國農業銀行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內部改革,為股份制改革做準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將步入新的征程。 [專題: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
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兼研究局副局長劉春航表示,這些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措施已使銀行的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都有所提高。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前五年是中國應對危機的時期,而后五年,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后過渡期,則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階段。 [專題:聚焦中國入世五周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中國市場經濟歷史上,確定了一個從以往的封閉經濟逐漸到外向型經濟,最后轉變成一個開放經濟的基本制度框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說。入世五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國際貿易額分別保持了年均10%和28%的高增長,并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和第三大貿易國。
10年后的今天,當亞洲再次成為大量國際資金流入重點市場,國際收支失衡壓力增大時,有關金融危機能否重現的爭論也日漸激烈。
對此,吳曉靈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世界經濟失衡和國內經濟失衡雙重挑戰,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來自于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對此,中國政府已有充分的認識,并采取綜合措施調整經濟結構。
“中國非常重視金融安全與金融穩定,愿與有關國家、地區一道,共同努力維護區域金融體系和全球金融體系穩定?!眳菚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