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災害后如何盡快恢復農業生產?中國農業大學三位教授日前建議:當前在首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做好育苗移栽的準備,由地方農業部門商定種植作物的具體品種和時期,解決資金、設備和技術人員,以爭取時間。
在中國農業 大學研究以科技服務災后農業生產之際,98歲高齡的中國農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婁成后提交了一份建議書。這份題為“育苗移栽是解除暴災后大田作物生產的有效措施”的建議書,是他和武維華院士、王學臣教授共同起草的。
三位教授在建議書中說,育苗移栽可以作為有效解除災后農業生產困難的補救措施。許多大田作物的生育期在50天至150天。在大田中生產時,秧苗期占用土地、人力和各種資源,但如果在溫室育苗后移栽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時間和空間,快速培養足夠的幼苗。每單位面積的幼苗可供養200倍以上大田面積的栽培所,育出的苗也可經過鍛煉,暫時儲存以備急需。在突然的災害毀苗的情況下,預先及時育苗,可以爭取至少三分之一的大田生產時間。采用工廠化育苗和機械化移栽,可以有效解除災害困難。
中國農業大學日前召開會議緊急部署“科技服務農業抗災減災”工作。校黨委書記瞿振元說,冰雪災害對農業的影響是長遠的,作為中國農業高等院校,“解民生之多艱”、以科技服務農業抗災減災是我們重要的辦學方向。校長柯炳生號召教師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盡可能掌握雪災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為抗災減災提出對策建議和技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