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生態現代化,不僅需要生態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也需要環境相關的思想和政策,還需要綜合的解決方案。后者就是綜合研究的任務。所以,綜合學科是生態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1、現代綜合學科與生態現代化
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從學科分化走向學科綜合;現代科技政策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從學科導向走向問題導向。當然,這不是說,學科分化和學科導向不重要,而是說,要在學科分化和學科導向的基礎上,加強學科綜合和問題研究。畢竟,科學研究的兩個主要功能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它們是密切相關的。綜合研究,為解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顯然,生態現代化也需要解決方案,綜合學科與生態現代化的聯系就此產生(表2-6)。事實上,生態現代化本身就是一種綜合研究。
表2-6 現代綜合學科與生態現代化的關系
號
|
學科
|
與生態現代化的相關部分(舉例)
|
1
|
系統科學
|
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突變論、協同學、復雜性研究等
|
2
|
管理科學
|
運籌學、博弈論、資源管理、環境管理、生態管理等
|
3
|
區域科學
|
區域發展研究、新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城市管理、區域資源和環境等
|
4
|
發展研究等
|
國家發展研究、全球化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
5
|
未來學研究
|
生態和環境相關的未來學研究等
|
6
|
現代化研究等
|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風險社會和反思現代化、生態現代化等
|
在現代綜合學科中,系統科學、管理科學、區域科學、發展研究和現代化研究等,都與生態現代化關系緊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風險社會等,與生態現代化直接相關(Cohen 1997, Huber 2000)。生態現代化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分支學科。
2、“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現代化
“可持續發展”研究,文獻浩瀚,解釋繁多,不勝枚舉。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著名政治家、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領導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完成的這本報告,提出“可持續發展”,倡議“代際公平”的發展(表2-7)。發展是永恒主題,但如何實現“代際公平”的發展,是一個尚沒有解決的問題。
在過去20多年里,學者們在不斷探索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些學者還提出了一些質疑(表2-8)。其中,有兩個觀點有啟發意義。第一,在人類文明史上,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實現國家內部的代內公平。如果代內公平沒有實現,那么代際公平就更難實現。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沒有實現代內公平,那么,實現全人類的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將是更難的。當然,歷史上沒有,并不意味著未來不可實現。第二,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的開發,似乎難用“可持續發展”來解釋。我們知道,在一定技術和經濟條件下,礦產資源的儲量有限,不能無限發展(無限擴大開發強度或延長開發時間);根據生態學的收獲理論,生物資源可以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但不能無限發展(無限增大開發強度),過度開發將破壞生物資源。
根據WCED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代際公平的發展,優先消除貧困。如果能夠實現,那么,富國和窮國的差距就會逐步縮小。根據OECD的報告,在過去的180年里,5個最富國家和5個最窮國家的人均GDP的相對差距(按1990年國際美元計算),從3倍擴大到72倍(圖2-3);國際貧富差距在迅速擴大。過去180年的世界經濟表明,至少有5個國家在波浪式的持續發展(Continued Development),至少有5個國家處于“持續貧困”(Sustainable Poverty)狀態。這種長達180年的持續貧困現象,可以簡稱為世界發展的“持續貧困陷阱”(圖2-4)。顯然,世界經濟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發展中國家需要采取措施,避免陷入世界發展的“持續貧困陷阱”。
圖2-3 人均GDP的國際不平等的趨勢(按1990年價國際美元計算)
資料來源:OECD 2001b。
圖2-4 世界發展的持續貧困陷阱
根據WCED的解釋,“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現代化有部分交叉。交叉部分是:兩者都強調環境和生態保護;不同地方是:“可持續發展”要求,以滿足人類需要為目標,實現代際公平(WCED 1987);生態現代化要求,經濟增長與環境退化脫鉤,人類與自然互利共生。
3、現代化研究與生態現代化
現代化研究是一種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屬于綜合學科的一門學科。生態現代化,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研究領域。現代化研究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經典現代化研究、后現代研究和新現代化研究。在第三個階段,出現了生態現代化、風險社會和反思現代化、多元現代性和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等不同流派,但它們都是緊密相關。
生態現代化,重點研究世界現代化的生態轉型,研究國家現代化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它既要遵循現代化研究的一些規范,同時受到生態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影響,具有非常多的交叉學科和綜合學科的特點。生態現代化研究,豐富了現代化研究的內涵。(摘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