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三五”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十三五”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五年,是杭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政府轉型的攻堅階段。根據中共杭州市委《關于制定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府制定了《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經本次大會批準后,市政府將認真組織實施。
“十三五”發展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持續深化“八八戰略”實踐,肩負“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新使命,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以率先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改革創新為第一動力,以辦好“兩會”、建設“兩區”為重要抓手,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繼續在全省發揮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確保繼續走在全國重要城市前列,共建共享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東方品質之城,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的樣本,朝著建設世界名城目標大步邁進。
“十三五”發展主要目標是,力爭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在全國全省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世界名城打下堅實基礎。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以上,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社會保障覆蓋面達到100%;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5%,使杭州綜合實力更強、發展質效更高、城市功能更全、生態環境更優美、治理體系更完善、人民生活更美好。
為實現“十三五”目標,我們將堅持強活力、轉動力,增優勢、補短板,重協調、促均衡,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推進城市國際化是杭州中長期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加強城市硬環境、軟實力建設,完善城市國際化支撐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快邁入世界名城行列。
打響城市國際化品牌。全力服務保障2016年G20峰會順利召開,努力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全力承辦好2017年全國學生運動會、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有序推進2022年亞運會籌備工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之城。放大“后峰會、前亞運”效應,積極吸引國際組織地區總部和分支機構落戶,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
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更加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為重點,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產業高地,成為“互聯網+”國際引領城市。深入實施旅游國際化和旅游全域化戰略,到2020年境外旅游者接待量達到435萬人次以上,建設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大力培育引進一批國際性會展項目和企業,提升展會國際化水平,打造國際會展之都。
增強文化國際影響力。實施“杭州城市記憶工程”,挖掘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南宋文化等傳統文化精髓,弘揚“精致和諧、大氣開放”人文精神,彰顯文化特質;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揮西湖和大運河“雙世遺”帶動效應,推進跨湖橋、良渚、南宋皇城、錢塘江古海塘、西溪濕地等遺址的申遺和保護利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擴大絲綢、茶葉、中醫藥等傳統文化和產品的展示與輸出,提升動漫影視等特色文化產業國際影響力,加強與國際友城合作,深化人文交流,成為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
增強環境國際吸引力。開展國際對標行動,實施國際化環境營造十大工程,加快重點領域國際化步伐,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達到8所,國際標準認證醫療中心和國際化醫院達到8所以上。按照國際通行規則提高服務水平,完善城市標識系統。提升市民國際開放意識,增強城市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建設國際性區域交通樞紐,杭州空港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到40個左右,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
(二)增強創新創業能力。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實施“創新創業新天堂”行動計劃,打造中國創新創業之都。
加強平臺創新。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區十片、多園多點”建設,高水平建設國家高新區和省級產業集聚區,整合提升各類科技園區(開發區),努力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規劃建設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錢塘江生態經濟帶、運河湖濱高端商務帶、錢塘江金融港灣、杭州空港經濟區,激發經濟增長潛力和創新動力。培育建設特色小鎮100個、市級眾創空間100家、各類服務載體500家,努力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樂園。
加強科技創新。支持在杭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究院組建科技和產業聯盟,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創新型城市。到2020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3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0%,培育科技型小微企業2萬家以上,打造創新活力之城。
加強產業創新。深入實施“一號工程”,推進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形成以信息經濟為引領、高端服務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都市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體系。建設信息經濟“六大中心”,力爭信息產業集群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元;建設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金融服務、高端裝備制造、健康、時尚等六大千億產業集群,力爭六大產業增加值總量突破萬億元。推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杭州行動綱要,加快化纖紡織、輕工、汽配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茶葉、絲綢、工藝美術等歷史經典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加強人才創新。實施新一輪全球引才“521”計劃,充分發揮現有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的牽引作用,加強急需人才培養和引進,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萬名,引進和培育國內外頂尖人才20名、國家級領軍人才500名,到2020年全市各類科技創業者超過30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0%,人才總量達到250萬人,努力建設人才強市。
加強制度創新。健全“四張清單一張網”動態調整機制和監督落實機制,形成規范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推進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探索行政區劃調整,推進縣域綜合改革。推進資源要素配置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國有資產證券化,基本完成競爭類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設信用杭州,打造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標桿城市。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深化各類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努力成為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