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切實增進人民福祉,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完成重點民生實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9%,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強力推進脫貧攻堅。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出臺扶貧對象精準識別、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扶貧資金管理、脫貧成效考核、貧困退出等五個實施辦法,抓住轉移就業、產業扶持、易地搬遷、社會保障、特殊救助等五項重點工作,強化教育、交通、醫療、水利、電力等五大基礎建設,全年共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9.07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省級投入12.42億元、增長49%,市縣投入18.34億元、增長27%。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再核實”,創新扶貧模式,改進評價機制,強化責任落實,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對9.74萬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搬遷,有序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5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蘭考、滑縣有望脫貧摘帽,11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
著力擴大社會就業。實施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50萬人次,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穩定,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超額完成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62萬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已有76.21萬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應加快向“一人創業、帶富一方”的創業效應轉變。
持續加強社會保障。擴大保障覆蓋面,社會保險參保擴面任務超額完成,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惠及138萬殘疾人,對350萬困難群眾實施醫療救助。提高保障標準,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平均上調6.5%,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到不低于240元、132元,農村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和3000元。創新保障方式,開展醫養結合試點,新增養老床位2.2萬張。棚戶區改造開工36.9萬套、基本建成28.8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5萬戶。
積極發展公共事業。提高教育供給能力,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薄弱高中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職教攻堅二期工程深入推進,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266所,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全覆蓋,落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加快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速,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順利推進,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45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啟動,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面加強。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實現五級全覆蓋,文化惠民、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力度加大,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深入實施,豫劇《焦裕祿》榮獲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體育、檔案、史志、文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