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加快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大力提升創新能力和活力,廣聚創新資源,在創新中贏發展、贏未來。
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推動高新區“一區多園”聯動發展,爭創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力爭進入全國高新區100強。建立營口市技術交易信息、研發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轉化科技成果60項,培育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推進營口眾創空間、九州創客等創業創新平臺高端化發展。
優化創新生態。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建設,全年有效發明專利增長10%以上。建立健全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落實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構建創新服務體系,營造崇尚創新、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5%以上。
集聚創新人才。強化創業創新服務,吸引外出人才回流營口,啟動實施萬名高校畢業生引進計劃。強化校企合作,大力推廣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技能人才名師、名匠、名校工程,培養“營口工匠”和“首席工人”。
(六)加強城鄉建設,構筑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統籌推進新老城區建設,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填平補齊薄弱環節,實現區域共同發展。
促進城際協同發展。主動接軌環渤海經濟圈,加強與其它城市的戰略合作。依托遼寧沿海經濟帶主軸城市和沈陽經濟區出海口優勢,加強與周邊城市的溝通協調,創新合作機制,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產業發展協同協作。
優化市域空間布局。樹立大統籌理念,積極推進“多規合一”,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一張藍圖”。加快推進北部城區和大石橋、蓋州和北海、鲅魚圈和仙人島三軸一體化發展,加快構筑以中心鎮、重點鎮和特色小鎮為依托的城鎮體系,形成一帶三軸、多點支撐的城市發展格局。
完善基礎設施。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實施營口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營東新城、沿海產業基地功能,提升人氣。逐步改造老城區,推進文化綜合體、營口火車站改造升級等項目建設,新建聰慧路、清華路部分路段,改造新興大街、東升路等街路道板、路燈,實施供水管網改造、主城區公廁改造等工程,啟動無害化、資源化垃圾處理廠建設。加強鄉村道路等硬件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實施精細化管理。推進智慧營口建設,構建智慧城市應用體系,打造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模式。對市區主次街道實施分類管理,集中整治違法建設、違規占道經營等行為,營造整潔、美觀、舒適、有序的市容市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完成120個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美麗鄉村示范村工程19個。做好國家森林城市復檢工作,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七)打好三大攻堅戰,實現補短板新突破
圍繞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
積極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實施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嚴控新增債務規模,通過處置閑置資產、債務置換等途徑,積極化減存量債務,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采取強化征繳管理、預算安排等舉措積極籌集資金,嚴格規范基金支出,保證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強化部門聯動,建立健全企業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監控掌握企業納稅繳費情況,及時處理解決企業風險隱患。
加大精準脫貧力度。堅持產業扶貧為先,實現貧困戶產業帶動全覆蓋。加大教育扶貧投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強化社保兜底扶貧,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扶貧救助保險。全年完成危房改造400戶,脫貧7000人,貧困村退出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