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實施創新發展行動,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拓展發展新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推進工業強市興縣,做大做強首位產業,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制造強市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促進制造業從制造、創造向智造轉變。構建發展新體制,搭建創業創新平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拓展數字經濟成長空間,加快國家智慧城市、智慧農業試點建設,培育一批“宿州云”知名品牌。推進“互聯網+”行動,構筑發展新動能。創新金融服務和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行更加積極、有效、開放的人才政策,讓各類人才迸發創造活力,為宿州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深入實施協調發展行動,構建城鄉統籌共進格局。以建設省際交會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大宿城”為中心、4個縣城為副中心、蕭碭小城鎮集群和靈泗小城鎮集群為基礎,加快構建功能定位清晰、片區布局合理、協同互動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強化城市片區分工協作,優化產業和功能布局,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支持市高新區發展云計算、文化創意、智能制造,市經開區和鞋城發展生物醫藥、綠色化工、裝備制造、鞋服制造,宿馬園區發展綠色食品、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振興縣域經濟,大力發展碭山縣綠色果蔬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蕭縣新型建材、精細化工,埇橋區家居板材、紡織服裝,靈璧縣機械電子、新材料,泗縣機械電子、品牌服裝等主導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鄉村振興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開展好農村環境整治“三大革命”。
深入實施綠色發展行動,不斷加快生態文明進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補齊生態建設短板,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宿州。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嚴守生態紅線,到2020年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節約用地制度、耕地保護制度,推進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到2022年所有鄉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95%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下降10%以上。
深入實施開放發展行動,打造多元要素融通高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主動銜接中原城市群建設,全面參與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合作發展,加強與徐州對接連通、融合發展。深化南北合作,推進結對共建園區建設。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皖北開放新高地。強化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與周邊市縣全面快捷的道路連通,加強口岸和特殊監管場所建設,加快建設內陸無水港,積極推進宿州民航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連霍高速宿州段擴容改造工程和宿固蚌、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建設,協調推進合青高鐵宿州段、蕭徐軌道交通建設。優化創業環境,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創業富民,營造海納百川、多元融合的創業氛圍,凝聚各方力量助推宿州發展。
深入實施共享發展行動,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經濟增長,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千方百計穩崗增崗,促進就業創業。加快培養高素質和技能型人才,推動“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轉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素質,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文化創意、游戲動漫等新型文化業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加快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造普及高中教育條件;支持宿州學院、宿州職業技術學院和皖北衛生職業學院等院校提升綜合辦學實力和創新能力,加快市縣區中職學校建設,提升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辦好特殊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進健康宿州建設,加大對市級和縣級新建城區、各級開發區醫療資源配置,全面提升二級醫院醫療能力,爭創3個三級醫院,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等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健全重大疾病防控、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著力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健全體育、養老、殘疾人等公共服務體系,織牢公共安全保障網,完善社會保障,兜住民生底線,實現全體居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