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北京、上海、廣東等27個省區市紛紛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廣東、山東、吉林、北京等10多個省市的平均調整幅度在17%左右。
《人民日報》稱,這輪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針對本地區區域內不同發展水平,分類調整,地區內欠發達地區的調整幅度相對較大。”
7月起,北京最低工資將上調至960元,增加160元,上調幅度20%。深圳也將實行全市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即特區內、特區外統一提高到1100元/月。
上海4月起最低工資標準從960元調整為1120元,位列全國之首,漲幅約為16.6%,4月1日起,浙江最低月工資標準最高調整為1100元,增幅約15%。2月起,江蘇執行新最低工資標準,各地區漲幅都超過12%。
山西4月1日也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增幅達12%~18%。5月起,寧夏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增幅達24.9%。陜西省最低工資標準7月1日起執行平均月增加122.5元,增幅22.7%。
《人民日報》援引專家的話指出,最低工資標準是一把雙刃劍,調整必須適時適度。如果提高得過慢過少,會影響低收入勞動者基本生活水平,甚至出現用工荒。但如果提高得過快過多,則會加重企業負擔,可能導致裁員;如果上調幅度超出當地經濟承受能力,還會影響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如果調整過于頻繁,會干擾市場正常運行。(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