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編者按]準確地判斷和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的進程,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向,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始終是中國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任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面對“十二五”的到來,為更好地把握未來,需要對包括“十一五”在內的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進程,做出分析和判斷,探討我國在“十二五”期間,需要著力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人民網邀請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的教授們,就“十二五”規劃可能涉及的相關熱點問題,如,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農民市場化的出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推進工業化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區域協調發展等專題,談談他們的看法,以供讀者參考。
據預測,2020年前后,中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因此,“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推進工業化的任務是如何從一個工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強國。但是由于資源環境的壓力,推進工業化仍然面臨嚴峻挑戰,需要在技術創新、結構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下功夫。
一、“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
“十一五”結束時,中國工業化進入中期向后期的過渡階段。也就是說,現階段我國整體上已經從一個農業經濟大國,轉變為工業經濟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一方面,我國形成了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工業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主體地位。工業總量規模不斷壯大,我國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工業對外貿易大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占絕大部分,工業化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增加值率不高,工業品國際競爭力不強。我國工業增加值率(增加值占總產值比例)僅為26.5%,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5%以上,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超過了40%。由此可以判斷,“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這就意味著:其一,基本完成了工業數量擴張的任務后,實現工業質量提升,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是這個階段工業化的核心任務。其二,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提升制造業水平、推進城市化和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的主要途徑,需要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