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海爾物流運作存在問題
(一)配送和車輛調度管理不盡合理
海爾采取“青島工廠(或各地生產基地)——各地區域配送中心——銷售商(或海爾形象店)”。為了便于調度管理,海爾將“工廠——配送中心”干線運輸業務交給自己的車輛或簽約大型車隊,對于零散車輛不予考慮,這使得運輸價格居高不下。區域配送中心向銷售商采取配送制,配送指令由各地工貿公司下達,由于配送中心無法事先得知產品去向,只能依靠當地配送企業,但費用結算統一由物流推進青島本部進行,這就使得當地配送企業將墊付資金成本追加到配送費用中。
(二)家電物流渠道并不適用于所有產品
IT物流周轉頻率高、批量小、多品種、速度快、個性化的特點被家電的固有渠道所扭曲。另一方面,海爾電腦的原料由集團內部統一規劃、統一采購和統一運輸后,表面上共享了平臺,但由于規模沒有上來,機制又不靈活,反而造成采購成本過高,這直接影響了海爾電腦的價格政策。
(三)海爾物流有限公司不能獲得與其他第三方物流同等的競爭地位
海爾集團出資建立的獨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雖然是獨立的公司,但在具體運作時家電制造領域的企業會考慮到商業競爭關系而不交予海爾。雖然海爾物流也致力于成為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但從海爾物流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其更多的是還偏向于為使本企業成為國際一流的家電企業提供保障的。在第三方物流領域,除了海爾自身以外,海爾只拿到了少數快速消費品的物流業務。
四、改進建議
(一)轉化經營觀念、提高服務水平
盡管海爾在“三個轉移”的思路中提出了“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的產業方向,但是,海爾目前仍然是一個制造企業,因此,海爾不能像有些國外的跨國公司那樣,把生產和分銷全部外包出去。但是在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經成為行業趨勢下,海爾物流要想繼續保持公司在物流消減成本方面的競爭了,實現企業的發展壯大,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經營理念、管理方法,擴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
(二)改變傳統的運輸和車輛調配管理制度
排除了使用自己的車輛和簽約大隊的約束,合理且有效的使用社會零散車輛,這樣不僅可以改善配送中心的輻射范圍,縮短配送半徑,同時可以盡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而對于配送中心,生產商完全不必一手掌控,可以交給連鎖店、批發商、代理商、專賣店、店中店,由這些人共同出資來租這個配送中心, 這樣既節約了生產商的費用,又提高了配送中心的作業效率。
(三)發展多樣化的物流運輸,增強自身獨立性和競爭力
根據產品的不同特性組織物流行為以IT產品為例,根據產品體積小、重量輕、價值高、物流周轉頻率高、批量小、多品種、速度快、個性化的特性,海爾不應放入統一的家電成品配送渠道,而是將該類產品物流外包給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樣不僅可以減產產品的物流成本、縮短運達時間,同時也能夠提高用戶對海爾服務的滿意度,只有這樣才能利用海爾物流為本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支持。對于自身的青海海爾物流咨詢有限公司,海爾也應給予其更大的自主權和獨立權,使其在第三方物流行業中站穩自己的位置。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使海爾物流有限公司從海爾集團的光環下脫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優秀的物流企業。
(四)大力發展新型配送服務
發展流通加工型配送服務,通過流通加工環節進行集中下料、合理套裁,實現優材優用、小材大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將流通加工和物流配送相互結合,實行成品、半成品配送,進一步方便配送用戶,降低配送費用,促進物流配送和流通加工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五)加強對物流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
物流在我國起步較晚,物流人才極度欠缺,雖然海爾物流在我國整個家電行業做得比較出色,但是對于一些物流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仍然極為迫切,尤其是在海爾物流革命進行的過程中,海爾被迫不得不咨詢國外一些專業的物流機構和物流管理方面的專家,以指導海爾物流的成功改革,所以對于海爾來說,必須通過培訓及考察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專業物流知識的人才,為海爾物流以后的發展出謀劃策。
海爾作為一個一直以來讓國人引以為豪的家電企業,也正在努力在相關市場上開辟自己的一方天地,相信有著良好的管理思想和業務基礎的海爾也會在物流方面做出更多成績。不僅為家電產業提供良好的支撐,也將在物流行業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推動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蓮, 王濤.我國家電行業物流模式分析——海爾和安泰達的比較[J].物流科技,2007 (6):25-27.
[2] 陳立弘. 以渠道管理為重心的海爾營運資金管理實踐與啟示[J].案例研究,2010
[3]李肖鋼.生產企業供應鏈物流模式的競爭優勢分析——基于海爾、戴爾、豐田模式的分析[J].物流科技,2007,(7):77-79.
[4]陳功玉,王潔.全球化環境下中國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J].2007(28)
[5]劉志強.淺析基于JIT技術的海爾現代物流同步模式[J]. 物流平臺. 2010
[6] 王修.海爾企業文化案例及文化分析[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2009(8)
[7] 孫健,熊小彤,夏龍河.論業務流程再造與物流發展的關系——海爾物流發展的經驗和啟[N].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02)
[8] 王海紅.解讀海爾物流[M]. 碩士學位論文. 2006
[9] 段沛佑,李萌.從精益到敏捷的動態供應鏈管理創新—基于海爾供應鏈管理模式分析[J]. 商業經濟.
[10]許亞青.海爾的另類藍海[N].中外物流. 2007-4-18
[11]陳潔.海爾的網絡營銷渠道淺析[J].商業營銷. 2012-4
[12]胡泳.張瑞敏談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3]王廈.淺談企業供應鏈優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0(16)
[14]杜純文.供應鏈管理問題探析——以海爾集團供應鏈管理中JIT 策略為例[N].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2)
[15] ]胡軍,王珊珊.供應鏈管理案例精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16]徐東岳.ERP 應用新海爾的案例研究[J].學術論壇.2007(18).
[17]酒海導航.拉菲降價: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理性回歸[N].中國葡萄酒信息網.2012(原文鏈接:http://www.winechina.com/html/2012/04/20120487830.html)
[18]海爾官方網站,鏈接:http://www.haier.net/cn/
[19]青島海爾物流有限公司官方網站,鏈接:http://qdhewl.b2b.hc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