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市場之路,扶著走還是自己走
在古籍社轉企改制之初,曾經有過一次爭論。由于古籍本身受眾面小、投入大、銷售和回收周期長的特點,“很多老編輯認為古籍社應該由國家養起來。”回憶起爭論的焦點,李巖說道。
“古籍整理應該是國家行為、文化機構行為?!甭櫿饘帍娬{,政府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規劃作用,甚至還發揮買單作用?!暗@并不意味著古籍出版物不能用于交換,政府買單,也是市場行為的一種?!?/p>
事實上,鑒于古籍出版的特殊性,國家的“買單行為”一直未曾間斷——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從最初的每年170萬元,增至目前的每年2000萬元?!叭珖苌暾堖@個基金的不到100家出版社,主要還是以全國古籍聯合體的23家為主?!崩顜r表示。
但是,在李常慶眼中,國家對于古籍出版的支持只是一個方面:“在西方,企業、文化團體、基金會對古籍整理都有很大力度的支持?!倍谖覈?,“社會資金對人文科學的熱情沒有培養起來,慈善捐贈的激勵體系也不如西方完善。”李巖補充道。
正因為社會支持體系的短板,使古籍社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部分古籍社靠項目資金,有一頓沒一頓,在難以為繼時,出現了‘打零工’的現象。”聶震寧解釋道。
同時,有專家指出,古籍市場的容量有限,應該盡快建立起出版社退出機制,允許一些古籍社撤銷或者轉向社會服務機構。
盡管國家有扶持古籍出版的必要,但李常慶認為,既然身處市場,“古籍社更應尋找自身優勢,做專做精,適應競爭”。
作為一種專業出版,聶震寧認為兩種發展模式可資借鑒,一種是立足自身出版經營特色,形成市場選擇后的專業化,做大做強。另一種則是構建直達目標受眾的特殊渠道,提供專業服務,比如歐美國家專出研究報告、論壇報告的出版社。
“堅持走專業化道路是出版社的生存之道。如果恍恍惚惚、左顧右盼,找不到立足點,出版社就可能被淘汰?!甭櫿饘幙偨Y道。(楊旭 魏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