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結束,2008年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談判也風聲漸起,到目前為止,對談判結果的預測幾乎是一邊倒———價格繼續上漲。業界專家北京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總監徐向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也持悲觀態度。徐向春認為,價格上漲的決定性因素是鐵礦石市場寡頭的壟斷地位,所謂需求增長因素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
寡頭壟斷是幕后推手
目前,在鐵礦供應商的強勢影響下,市場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在討論鐵礦石價格時只考慮需求,不談供應因素;只要鐵礦石需求增加,價格就理應上漲。比如說近期三大礦山巨頭多次表示中國鐵礦石需求繼續增長,鐵礦石價格也將進一步上漲,市場紛紛響應這一說法。而中國鋼廠有關“鐵礦石供需平衡、價格維持今年水平”的觀點受到冷落,響應者寥寥無幾。徐向春認為,實際上,2006年以來鐵礦石供應量明顯增加,市場已經擺脫了供應短缺狀況,供求達到了平衡,但是無法阻擋價格一路上漲,歸根結底,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使然。
7月份以來,瑞銀等外國研究機構一致預測2008年鐵礦石價格上漲(最高漲幅35%),鐵礦石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等公司亦不失時機地聲稱鐵礦石價格仍有上漲空間。這些消息使國內市場產生強烈的漲價預期,從而導致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大幅上揚,7月中旬以來短短一個多月漲幅近20%。國內現貨價格大幅上揚又為明年漲價提供了充分理由。徐向春表示,長期協議礦發貨不及時、鐵礦質量下降也使中國鋼廠原料成本上升,無形中增強了價格上漲預期。近期鐵礦石市場表現和輿論導向一邊倒的現象,鐵礦巨頭難逃幕后推手之嫌。
鐵礦石擴產是煙霧彈
目前,三巨頭在國際鐵礦石海運市場占有率達到73%,并有繼續擴大之勢。CVRD公司表示,為適應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需要,計劃在未來5年,將鐵礦石的產量從2006年的2.74億噸增加到4.5億噸。另外一個礦業巨頭力拓集團計劃將鐵礦石開采量從1.78億噸擴大至3.2億噸。必和必拓也由1.15億噸擴大至3億噸。
對于三巨頭頻頻高調公布大幅擴能的信息,徐向春分析,這些舉動可以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是阻嚇潛在的市場進入者:生產能力足夠大了,市場將出現供應過剩,進入市場的風險很大。這個目的達到了,目前除三巨頭以外的鐵礦投資規模都不大,即使真的有人進來了,也會受到市場寡頭的阻礙,如澳大利亞FMG公司在礦山建設時因鐵路運輸受到必和必拓公司的限制,兩家公司為此進行了長時間訴訟。第二就是安撫中國鋼鐵業,將來的市場供應是沒有問題的,中國鋼廠不必為鐵礦石寢食不安,也不必自己冒風險開采鐵礦。這個目的也部分地達到了,國內主流觀點認為,鐵礦石的供應在未來幾年里將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價格將回落。但是,這種看法過于樂觀。
中國企業需保持警惕
徐向春認為,擴能計劃能否如期完成還是一個問號,投資計劃是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的,當預計到市場未來供大于求,投資項目就會擱淺,以避免供應過剩局面的出現。其次,由于國際鐵礦市場高度壟斷,市場競爭不充分,市場寡頭為了獲得超額利潤,寡頭之間常常出現各種形式的“勾結”,都往往會抬高價格。只要鐵礦石市場需求不出現嚴重的萎縮,即使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供應過剩,市場寡頭也能夠默契進行限產,以環保、運輸、自然災害、罷工等種種理由控制供應量,人為造成供應緊張狀況,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
盡管中國鋼廠短期內無法改變鐵礦石談判的被動局面,但也激發中國企業為打破壟斷地位做出不懈努力。徐向春提醒,鑒于三大礦業巨頭的壟斷地位對中國鋼鐵產業產造成的損害,中方應當保持警惕。
到2006年,中國企業在境外獲得的權益礦達到4550萬噸/年,但是與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相比,還遠遠不夠。徐向春表示,如果在未來的5-10年里,中國鋼鐵業境外權益礦達到2億噸,那么鐵礦石談判的被動局面將得到明顯改善,中國鋼鐵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將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