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煤田將于明年出產一項全新的產品——“煤變油”,這也將是世界上首個煤炭直接液化產品,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神華集團副總經理張玉卓16日在太原透露,公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設的世界上第一條“煤變油”工業生產線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明年將投入試運行,正式生產出“煤變油”產品。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近年對石油的進口量大增。面對國際油價猛漲,國內煤多、油少的現實,中國對煤的直接和間接液化技術格外關注。
張玉卓在太原舉行的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說,位于神東煤田的首條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用煤量345萬噸,可生產各種油品108萬噸。
煤炭間接液化技術誕生已有70多年,并已在南非成功地實現了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但煤炭直接液化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得工業化的成功。
張玉卓說,神華引進消化吸收了國外的煤直接液化技術,進一步把工藝流程優化,設備大型化,研究開發了新一代的納米級催化劑,實現了再創新。
“煤變油在技術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張玉卓說,“但在真正實現產業化之前,還需要一個放大和示范的過程,因為它的投資大,風險控制要求高?!?/p>
投資100億元于2004年8月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已被中國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列為煤化工示范工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在視察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時強調,神華集團煤制油項目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次重大的科技探索。
擁有煤炭間接液化成熟技術的南非沙索公司中國代表處副總裁陳黎明16日說,沙索對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的進展表示祝賀。但他也指出,煤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的技術路徑是不同的,不好簡單對比。沙索的煤間接液化技術在商業上已經是完全成熟的技術。
中國對沙索公司的煤間接液化技術也有濃厚興趣。神華集團和神華寧煤集團采用沙索專有的費托間接液化技術,擬建設兩座煤制油工廠,設計產能為年產300萬噸產品。雙方正在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殼牌天然氣和電力開發有限公司與神華寧煤集團也已簽署協議,將共同研究建設一座日產油品及化工品7萬桶的煤炭間接液化工廠的技術和商業可行性。
事實上,中國很多地方都提出了發展煤制油的計劃,但考慮到投資巨大,技術有待成熟,以及環境壓力和國際油價波動風險,中國政府采取了謹慎的態度,決定到2010年前主要完成煤炭液化的工業化示范,為后10年的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陳黎明援引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說,到2030年,在全球替代能源中非石油替代能源將達到日產1000萬桶,其中煤制油將占29%。就中國來說,煤炭儲量豐富,政府有意愿發展這一產業,煤制油工業有著光明的前景。
有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煤制油”項目將形成年產5000萬噸油品的生產能力,加上屆時將有年產2000萬噸的生物質油品投入使用,中國原油對外依賴程度有望從60%以上下降到45%以下。(記者 黃歆 陳忠華 呂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