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召開的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中國農產品的質量問題成為會議的熱點話題。農業部的調查分析、情況介紹,國外采購商的采購熱情,以及對中國農產品的積極評價,一些國外專家對中國農產品的認識等等,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中國農產品質量總體是安全和讓人放心的。
據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盧肖平介紹,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不斷改善,農產品質量總體是安全和讓人放心的。根據農業部今年4月份例行監測結果,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超過94%;36個城市生豬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合格率為98.9%;22個城市水產品中氯霉素污染監測合格率達到99.4%,水產品產地孔雀石綠污染監測合格率為99%。
盧肖平指出,近幾年我國農產品質量發展態勢穩定。蔬菜合格率穩步上升,畜產品、水產品主要檢測指標合格率已連續三年保持在97%以上,并且保持了高水平上的穩步提升。
從農產品出口情況看,根據國家質監總局監測,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食品合格率為99.1%,出口到歐盟和日本的合格率是99.8%。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2006年度進口食品檢測中,中國食品的抽檢率最高,合格率也高,達到99.42%,不僅高于平均合格率,而且高于美國和歐洲。
交易會上,一些國際采購商對中國農產品表示出濃厚興趣,采購積極性較高。麥德龍集團是全球著名商業企業,集團采購(香港)有限公司助理采購員劉鋒告訴記者,麥德龍在全球的采購更看重產品質量,而不太在意價格。中國全部采購量占全球的30%左右。農產品的采購是最近兩三年開始的,年采購額在500萬歐元至800萬歐元之間,并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他們在中國的農產品采購比較嚴格,都是從行業前三名中進行篩選,并選擇有出口經驗、質量符合國際標準的企業。
劉鋒認為,麥德龍來中國采購農產品,主要看重中國是農業大國,有大量優質的農產品資源。同時,與歐洲農場生產的農產品相比價格比較便宜,還有很多產品是歐洲無法生產或產量很小的,比如菠蘿、臍橙等。
一些國外專家在交易會上發表演講,中肯地分析了中國食品的質量安全狀況。上田逸平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促進出口農水產部顧問,他對中國、美國、越南、泰國、厄瓜多爾等五個國家出口日本的食品質量進行了對比分析。以2006年日本進口食品違規的情況分析,抽查食品的違反率中國是0.58%,是五個國家當中最低的。“這說明若從這五個國家進口食品的話,中國是最讓人放心的。”上田逸平說。
針對一些國外媒體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炒作,上田逸平指出,現在包括日本在內,有很多歐美國家從中國進口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日本已經是進口中國農產品額最高的國家。媒體上報道了一些中國產食品安全問題,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國農產品的影響力開始波及全球,對于世界很多國家來說,中國都是一個在農產品方面不可或缺的存在。
威廉·伊利恩是美國伊利恩公司總裁、國際農業貿易專家,30年前迷戀上中國文化,并于2004年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致力于推動中美日三國的農貿往來。伊利恩對中國的國情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農業也在發展過程中,因此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這是個過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他現身說法告訴國外消費者:“我生活在昆明四年,吃的是中國食品,可我還是很健康。很多人說中國食品不安全,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