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正在成為中國產業和企業發展一個繞不開的關口,其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變化,已經并將長期改變眾多產業的結構,賦予不同行業新的成長速度。其中,房地產、航空、貿易、商業、汽車、化工等幾大產業因其與匯率變化關系密切,正身處匯率改革的漩渦之中。
2005年7月21日,對中國經濟來說,是值得濃墨重彩的一天。那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一場引發中國經濟大變局的匯率改革自此啟動。從那時起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截至2007年12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至7.3589,比年初升值超過6%,匯改以來累計升值超過10%。
回顧這將近兩年半的時間可看出,2006年全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僅為3.3%,匯改累計升值幅度也不過5.5%;2007年,人民幣進入加速升值期。這固然吻合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引發的基本匯率調整趨勢,也體現了在眾多經濟制衡因素下,加速升值已經成為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必然選擇。
根據專家預測,為進一步縮小貿易順差、緩解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并控制通脹,以推動有效匯率(以貿易加權平均的,兌一攬子貨幣的匯率)升值為目標的匯率政策將在2008年產生更大的升值效應。匯率,正在成為中國產業和企業發展一個繞不開的關口,其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變化,已經并將長期改變眾多產業的結構,賦予不同行業新的成長速度。其中,房地產、航空、貿易、商業、汽車、化工等幾大產業因其與匯率變化關系密切,正身處匯率改革的漩渦之中。
總體而言,人民幣升值改變了上述行業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因此對外債規模大、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長期利好,如房地產、航空等行業。相反,對出口行業或產品國際定價能力低的行業沖擊較大。如紡織品貿易、資源類化工產品等。而汽車等行業因進口元件以人民幣計價降價,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成品降價壓力。
另一方面,為消除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緩解失業、環保等社會壓力,各產業還將面臨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上升帶來的產業升級挑戰。因升值引發的新一輪商戰漸進高潮。
汽車利潤或受沖擊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中國汽車業影響有多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的短期影響不是很大,但也有一些國內汽車公司負責海外業務的高層在叫苦,稱升值對公司的影響正在加大,更有人指出,如果持續升值,中國汽車企業將不堪重負。
來自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累計進出口汽車金額529.38億美元,高于2006年全年水平。其中進口汽車金額為204.86億美元,同比增長20.02%;出口汽車金額為324.52億美元,同比增長41.58%;汽車整車(發動機底盤、成套散件等)出口量同比增長65.7%。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丁宏認為,從歐洲、美國等地進口的多為高端汽車,盡管由于匯率變動,歐洲車的進口成本有所增加,但進口車的銷量及售價并未受到沖擊。
但一位國內汽車公司高層則告訴上海證券報:“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短期內對中國汽車企業的影響尚可接受。但如果持續升值10%以上,則以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汽車出口無法賺錢。”
匯率的變動也影響到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高層告訴上海證券報:“汽車企業出口利潤下降后,就開始降低生產成本。向其供貨的零部件企業也被要求降價。”
“匯率變動對中國汽車企業的影響取決于幾方面。”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告訴記者。對出口汽車的國內整車企業而言,本土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受影響較小,如其訂單以美元結算,則仍然會損失5%左右的利潤;本土化程度不高的企業則視其零部件來源而定,如其零部件從歐洲等地采購、以歐元結算,而出口地為美元結算國,則其利潤下降幅度更大。
對于本土整車生產企業而言,如果其多數或核心零部件采購自德國等歐洲國家、且以歐元結算,而其主要銷售地在中國,則該企業利潤也會被削弱。該類企業可能會壓低零部件供應商價格,繼而影響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
陳文凱特別指出,“對一些零部件出口企業而言,如果沒有技術優勢,僅為代工型企業、賺取低廉的代工成本并出口到歐洲等歐元結算國,則其受到的沖擊將會相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