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權不是放松 房地產外資風向未變
本報記者 賈海峰
近日,一則消息在國際投行和財務公司之間流傳:商務部準備下放外商直接投資內地房地產項目的備案權,初步擬下放至省級商務部門。
6月18日,記者致電商務部外資司,該司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士確認了該消息。“會出這個文件,請等通知吧,但是政策風向不會變,只是換了個地方備案而已。”上述商務部外資司有關人士如是說。
“備案制”曾讓很多外資基金卻步,而將備案權從商務部下放到地方,外資項目獲得備案的進程將大為加快,從這一點上或可理解為限外政策放寬的信號。然而,DTZ戴德梁行投資部董事葉建成向記者表示,商務部在下放備案權的同時,一定會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保證外資投資內地房地產的趨緊政策風向不變。
備案權下放
備案權下放的消息還是出人意料。
“不會吧,目前的政策環(huán)境下,怎么可能放松呢?”河北省商務廳外資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河北商務部門還沒接到商務部的通知,但是備案制度是國家限制地方政府引進外資投資房地產的屏障,很難想象實行剛一年,就下放備案權。
德國百達律師事務所紀海龍律師在GRI組織的“2008全球不動產投資年會”上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商務部下放外資投資內地房地產項目備案權可能是因為工作量太大,人手太少。
2007年5月23日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規(guī)范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產企業(yè)審批和監(jiān)管的通知》(2007年50號文,以下簡稱“50號文”),其中規(guī)定外商直接投資內地房地產需要遵循備案原則。
當年11月19日,商務部再次下發(fā)《關于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yè)備案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務部門批準的新設、增資的外商投資房地產項目必須送交商務部備案。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商投資房地產項目結售匯,也將商務部備案作為辦理結匯的依據(jù)。
此后,商務部陸續(xù)辦理34批約300多家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yè)的備案工作。但是觀察已經獲得備案通過的房地產企業(yè)名稱,紀海龍表示,多數(shù)為內地企業(yè)去香港上市后增資、新設房地產項目公司。還有一種獲批情況比較多的是,多數(shù)獲得批準的公司都是集中于二三線城市,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項目公司出現(xiàn)在備案名單中的很少。
葉建成指出,雖然備案制度沒有強制性要求不批準,但是外商投資房地產項目備案批準時間往往很長,對于一些房地產過熱特征明顯的地區(qū),備案獲準的可能性甚至很小。
蓋世理中國區(qū)董事楊永華在上述GRI全球不動產投資年會上告訴記者,各地政府對外資投資當?shù)胤康禺a還是很歡迎,但是商務部備案的門檻很難過。如果沒有取得商務部的備案文件,外資基金后續(xù)資金很難進來。
備案時間長、取得備案批準比較難,是外資基金對投資中國房地產感觸最深的事。“這個制度執(zhí)行一年以后,已經使很多外資基金放棄了投資中國房地產的打算。”葉建成說,外資基金投資中國房地產項目需要將詳細的投資計劃向股東或基金投資者說明,而外資基金投資中國房地產在第一步取得資格時,就要耗上多達幾個月的時間,而且承擔很大的不確定性,就使一些外資長期投資基金不得不放棄了投資中國的打算。(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