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一再升值,廣大外貿企業能否承受?怎么應對?下半年匯率是否需要穩定?請看記者對珠三角18家出口企業的調研實錄——
中央提出,下半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靈活性。人民幣匯率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部分,關聯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國內外廣泛關注。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這對廣大企業和日常經濟生活究竟產生了多大影響?帶來了什么變化?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帶著這些問號,夏末秋初,本報記者分頭走訪不同企業、地方政府、權威專家、投資者和消費者,與他們一起話升值、算細賬。本期經濟周刊推出這組調研報道,希望能對讀者和決策部門提供一點參考。
——編者
升值加快,企業心疼
在全國,珠三角外向型程度相對最高,受人民幣升值影響也更大。記者重點調研了廣州、順德、珠海一帶的機電產品尤其是家電出口行業。18家被訪企業中,既有美的、格力、格蘭仕等自有品牌出口集團,也有業績良好的中小企業。
家電是我國傳統出口優勢型行業,大部分原材料采自國內,出口比重較大。人民幣升值,而國內采購成本不變,若出口家電以降價保持原有競爭力,則利潤率必然下降;若降價幅度低于升值幅度,成本優勢就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即使利潤率沒下降,但利潤總額和產品市場份額也會下降。國內家電行業與國際家電巨頭、經銷商的議價能力有限,每次升值,出口價格的升幅達不到人民幣升幅,而調價行動總在升值之后。“美的”和“格蘭仕”,是順德當地的名片,僅微波爐一項,這兩家企業就占全國產量的80%。人民幣升值使美的、格蘭仕的利潤空間大大壓縮。
珠海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遭逢同樣的窘境,總經理李偉說,3年來,人民幣升幅近20%,今年升得越來越快,上半年就升了6.5%。在與外商談定價格后,企業利潤隨著人民幣升值而以相同幅度下降,升幅越高,利潤降幅越大。據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將造成家電出口4%的利潤損失,影響家電工業總產值增速下降1.5個百分點,全行業盈利水平下滑。
中國電子進出口珠海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面對升值,天天心疼,利潤被匯率吃掉了不少哇!”
提價還是不提價?
記者在珠三角看到,一些企業積極探索多種途徑消解匯率變動和原材料漲價的重壓,有的嘗試與客戶形成價格動態調節機制,成本分攤,適度提價;有的努力開發價格彈性大的客戶;有的提高內銷比例,規避匯率風險;有條件的集團公司設立集團外匯賬戶,允許子公司之間外匯調劑或改用歐元、英鎊、澳元、加元等其他貨幣結算,減少匯兌損失。
但就提價而言,在現實中談何容易?
沃爾瑪是格蘭仕北美市場的最重要客戶之一。格蘭仕常務副總裁陸榮發說,多年來沃爾瑪在格蘭仕采購的微波爐多屬中低端,格蘭仕也一直以穩定的較低價位為沃爾瑪供貨。今年,人民幣加速升值,加上其他各種內外因,格蘭仕負擔沉重,不得不向沃爾瑪三次提價。可是,受美國經濟不景氣和全球通脹影響,美國消費增長乏力,沃爾瑪只好要求格蘭仕降低供貨價。考慮到成本和利潤,格蘭仕開始向沃爾瑪停止部分供貨,截至6月底,因價格談不攏,格蘭仕已放棄沃爾瑪近50萬臺微波爐的大單。
國外大采購商不會接受供應商2—3個月甚至每個月調價一次。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致安說,跟這些采購商做生意必須充分做好匯率預測,而要預測人民幣和美元間的一年期匯率,風險似乎越來越大。格力對外方從一年定一次價,變為半年定一次價,再變為3個月定一次,再往下就沒法做了。韓國LG給客戶報出的價格都是一年后的,競爭優勢明擺著。
美的電器海外戰略發展部總監顧炎民說,美的出口的空調從簽合同到上貨一般兩個月,而今年以來,短短兩個月里人民幣就能升2—3個點,企業跟不上趟。去年他們的外銷部門對外商發過三次匯率通知,合同變來變去,信用度受到影響。另外,國內同行仍有競相壓價的無序競爭,比如,匯率漲2%,企業加價2%,本很正常,但有的企業卻只加1%,最后誰也不敢貿然提價,“提價是找死”、“誰先提,誰先死”。當然,“不提就等死”。由于風險增大,企業整天忙著算匯率,創新的動力打了折扣。
相對于上述品牌企業,中小企業議價能力更弱。廣東德豪潤達電氣公司業務員吳映紅說,由于面對的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全球性大客戶,德豪潤達討價還價不占優勢,且貨幣選擇余地小。大客戶的態度是:你要提價,對不起,把你的產品撤下貨架。今年人民幣升了又升,公司跟客戶也談了又談,對市場、產品開發的投入明顯減少。
訂單丟了,還能找回來嗎
升值加大風險,風險加大壓力。從眼前看,企業面臨失去客戶和訂單的沖擊;從長遠看,我國出口在國際市場面臨“進還是退”的嚴峻挑戰。
對企業而言,升值有痛,最痛的莫過于丟訂單。風扇是廣東美的一大招牌出口產品,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現已在美國市場丟單若干,在歐洲市場銷量下降。格蘭仕微波爐、空調今年上半年出口總量均下降,原計劃簽訂的略有盈利的訂單,因升值已無利可圖,只得放棄,在一定程度上被韓國、東南亞等國外同行搶了單。
格蘭仕常務副總裁陸榮發說,公司要提價18%—20%才能彌補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的損失,而這意味著競爭力的下降。微波爐出口提價20%,客戶一時找不到替代供應商,只好勉強接受,但與此同時,他們一定會培養新的供應商。這種影響短期看不出來,3—5年后就可怕了。印度、東盟地區的生產成本跟中國差不多,優勢越來越凸顯。以微波爐為例,全球份額中,格蘭仕占35%—40%,美的占25%,韓國LG只占20%,而今年微波爐訂單已向韓轉移,我們的優勢在減弱。其他新興國家都認定現在是爭中國訂單的好機會。“把訂單拱手讓給人家,等于把‘中國制造’生存之路讓給人家!”
中國是全球最大家電生產基地,今天的出口規模來之不易。有些行業出口不行了,還能轉行做進口,可像家電這樣的成熟行業就難了。順德經貿局副局長招霞紅感嘆:在匯率影響下,品牌大企業某種程度上還能靠內部消化撐一陣,中小企業做出口更辛苦。打國際市場,不是吃這盤菜不吃那盤菜一樣簡單,市場丟了,再難找回。
“欲干不能,欲停不忍”
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僅是訂單減少,更麻煩的是就業問題。年初至今沿海大批企業停產、歇業或倒閉。但在順德、珠海一些廠區,記者觀察到人氣依然較旺,其品牌出口產品的流水線一派繁忙。外部環境偏緊,是考驗也是契機。面臨倒逼機制,廣東的出口企業不等不靠,主動適應,盡力自我化解困境,像美的、格力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出口仍保持增長。
一些企業家表示,經營成本大增,做一單賠一單,企業“欲干不能”,但那么多工人一旦下崗,無論是留在當地還是回老家,都給國家平添負擔,也不利于社會穩定,企業“欲停不忍”,必須咬緊牙關,利用好回旋余地,維持運轉。
格蘭仕外貿管理辦劉貴中說,公司有4萬多人,假如減到1萬人,格蘭仕照樣活,也有賺頭。不做單、少接單、縮小規模,對格蘭仕這樣的品牌公司不算太難,可是企業總要負起一份社會責任,不能簡單地靠裁人來應急。
廣州、珠海一些中小企業的老總說,廣東外來民工最多,今年因升值導致較大損失,中小企業不得不狠心裁員,這是非常時期的一種活法。但如何安置那些失業員工?配套政策措施要跟上。何況,出口經營牽涉到上下游,人員、規模收縮帶來的“多米諾”效應值得重視。
穩定匯率最要緊
企業對人民幣升值的承受極限是多少?
調研中,企業表達了最低期望值:“但愿今年秋季廣交會期間匯率不要升了。”
在珠海進出口商會會長黃達璋看來,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幫助廣東“騰籠換鳥”和產業洗牌,促進制造業的優化整合和外貿轉型,提高中國產品整體形象。中國經濟是靠實業支撐的,調控意在結構調整和升級,但今年的經濟形勢特別復雜多變,要考慮企業的承受力。
格力、美的、格蘭仕等品牌企業認為,人民幣升幅如果每年維持2%—3%,家電業還能承受;升幅6%,企業就沒生存空間了。也有的提出升值最好一步到位,“痛就痛一次”,不要“溫水煮青蛙”。美的日用家電集團副總裁王振剛表示,升值不是問題,但應適度、可控、相對穩定。珠海華尚公司總經理周增廣說,最要緊的是讓企業對升值幅度有準確預期。
不少企業認為,匯率走勢應具有雙向波動性,而非單向升值,“只漲不跌”會加劇熱錢流入。匯率有升有降,并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才能掌握主動,不妨適當利用人民幣短期走軟來推動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
金融部門現有的一些避險產品可用來給升值減壓,但企業感覺這尚未滿足需求,呼吁進一步豐富金融避險工具,改進和加強銀行的金融服務,拓寬企業規避外匯風險渠道。財政政策也應有所作為。
順德一位知名企業家說,人民幣升值,這是一種趨勢,企業無法躲避,只能迎難而上。內緊外壓,可能今后仍將存在,關鍵是看企業能不能固本強身,搶抓先機,增強應變意識和能力,“夯實微觀,要有好政策,更要靠我們自己!” (記者 龔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