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水平,解決國家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建設中重大科技問題,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生態建設為重點,強化水土保持若干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和區域土壤侵蝕防治提供科技支撐,全面推動水土保持科技發展,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逐步減緩現有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水土流失面積,促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
(二)基本原則
1、面向實際,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從生產實踐的緊迫需求出發,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結合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特別是國家重點項目,研究解決重大關鍵性技術問題。堅持理論研究與技術推廣應用相結合,公益性研究與市場化開發相結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結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2、重點突破,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水土保持科研領域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施重點跨越,優選一批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影響重大的項目,集中力量,攻破難點。同時,依據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國家土壤侵蝕治理的需求和國家投入能力的客觀實際,將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引領科學研究的前沿,推動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水土保持工作。
3、兼收并蓄,集成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
根據我國土壤侵蝕的特點,研究探索具有創新性的治理途徑,特別要倡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和消化再創新。廣泛研究和應用推廣水土保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內容。在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引進、吸收和消化國際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的最新科學理論與研究成果,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技新領域。
4、注重成效,實用技術開發與高新技術應用并舉
水土保持既是一門傳統行業,也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一方面注重實用性強、易接受、投入少、成本低、見效快的實用技術的開發、集成與傳統工藝的改造;另一方面要跟蹤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全新的技術手段,拓寬治理的途徑,提高治理的速度與效益。
(三)目標及任務
目標:到2020年,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集國家、地方與企業為一體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體系;建設一批集土壤侵蝕監測、科學研究、試驗示范、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為一體,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科技園區和一批小流域綜合治理示范樣板;在土壤侵蝕預報模型、數字水土保持、退化生態系統的修復機理研究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理論與技術體系;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隊伍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培養和凝聚一批優秀科技人才。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供水土保持科技支撐。近期,經過5-10年的努力,構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與推廣、監測評價兩大體系和國家基礎理論研究、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和國家水土保持科學決策與工程設計支撐三大平臺,在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主要任務是:
1、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初步建立國家土壤侵蝕評價與預報模型;
2、加強應用技術攻關,關鍵實用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體系;
3、開展水土保持數字化工程建設,構建水土保持決策支撐平臺;
4、強化科技合作,建設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平臺;
5、加強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水土保持科學園區與科技示范推廣體系,提高科技貢獻率;
6、加強技術的標準化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