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8日,北京:世界銀行今天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季報》認為,盡管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的嚴重沖擊,中國的實體經濟仍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定期對中國經濟進行評估的《中國經濟季報》認為,中國的銀行業基本上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動蕩的影響,中國經濟仍具有采取強有力刺激措施的大量空間。然而,隨著全球危機加劇,中國的出口遭受重創,影響到社會投資和市場情緒,制造業尤其明顯。
根據這種情況,世界銀行把對2009年中國GDP的增長預測下調至6.5%,這也是繼最近世界銀行調低2009年全球GDP增長和進口預測之后所作的調整。
《季報》警告說,6.5%的增長速度大大低于潛在增速,由此產生的大量閑置產能有可能會導致未來數年社會投資趨弱,就業增長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減少,價格面臨下行壓力,從出口轉向內銷以及進口替代加強。
然而,《季報》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速仍有望繼續超過大多數國家。從國內看,基于堅實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刺激政策通過為經濟活動和市場情緒提供支持,有助于緩解下滑。銀行業在經歷近年來的去杠桿化之后,迫切希望為增長融資。私人消費到目前為止一直相當富有韌性,應能繼續大幅增長,與此同時政府主導的投資也已在加速落實。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杜大偉先生說:“在全球經濟一片灰暗的背景下,中國相對來說是一個亮點。中國產品從出口轉向內銷,有助于產生立竿見影的刺激效果,同時又為未來更具可持續性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他還說,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并殃及出口,使得擴大內需和國內消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這也是重新平衡經濟的關鍵。最近公布的刺激消費、改善民生的一系列舉措,包括擴大政府在醫療、教育和社保領域的責任和支出,是值得歡迎的,也存在采取進一步措施的空間。
《季報》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足夠堅實,應放眼到2009年之后。 截至目前,對經濟下滑的政策回應強調通過刺激投資來幫助實現經濟增長的短期目標。鑒于有財政空間,采取擴張性政策理由充足。但是,避免過于強調短期增長,更多地關注較長期的問題,可能也是合理的。
世行高級經濟學家、《季報》主筆高路易說:“稍低一點的增長速度不會危害到中國經濟或社會穩定,尤其是如果能夠通過社會安全網,最好同時加強教育培訓,以減輕經濟下滑對就業和人民生計的不利影響。”高路易還說,避免過于強調實現短期GDP增速有助于將重點更多地放在重新平衡經濟、推進改革議程和增長的質量上。
《季報》也強調了金融業改革的重要性。目前通脹前景減弱,因此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原則上存在通貨緊縮的風險,但決策者有若干可用于防范通縮的工具。金融體系的進一步結構性改革將有助于中國應對經濟下滑,轉向更為均衡的增長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