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也指出,目前國內消費整體上仍處于較低水平,財政的關注點仍應放在消費和民生。在他看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的啟動可能成為新消費刺激政策的重要依托。
此外,鋼鐵、水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行業產能過剩的出現,說明中國經濟中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轉變發展方式進展仍不理想。中國經濟在結構方面存在三大矛盾:外需和內需結構中過度依賴外需;產業內部結構中第三產業占比過小;投資和消費結構中消費占比過小。在發展方式方面,過于依賴消耗資源而非技術創新,過于依賴一般加工制造業的擴張而非產業升級。“大危機之下的大機遇,讓我們有信心去期待中國經濟的一次‘華麗轉身’。”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說。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有好的體制環境,辦法就是堅定不移地推行改革。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時對結構調整作出了明確部署:要求繼續落實、完善促進消費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項政策,積極推動最終消費;抓緊出臺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辦法;堅決抑制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
CPI環比上揚首提通脹預期
貨幣供應相對寬松,投資和消費需求回升,導致社會對通脹預期有所強化,這是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備受關注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今年以來同比一直下降。李曉超說,從當前的現實看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不過,CPI和PPI環比都出現上漲,對通脹預期要給予高度關注。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李曉超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近期不會改變,不過,基于新困難和矛盾,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也十分必要。
“政策必須保持連貫性,改變政策很可能造成經濟的大起大落。”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也表示:“相對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微調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在公開市場操作、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上還有一定空間。”不過他指出,在明年上半年,大幅上調“兩率”的可能性也不大。
昨日發布的數據還顯示,CPI同比雖依然為負,但到7月已環比持平,8月和9月均環比上漲。同期,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其中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長超過10%,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以上。“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轉移性收入增長較快。”李曉超說,各項補貼、離退休金和養老金、救濟款等屬于轉移性收入。在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長中,轉移性收入增速遠遠高于其他收入增速。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更加重視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馬駿對記者表示,“上一次決策層公開表示對通脹預期的擔心是在2008年年初,當時CPI同比上漲幅度已達到7%以上。這一次,CPI同比還在以0.8%的速度下降,但因為預期到CPI會在今后幾個季度上升,決策層就開始表示關注通脹預期,這說明中國宏觀決策的前瞻性在進一步提高。”(國際金融報李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