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關于印發《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工信部聯規〔2011〕6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中央企業,有關行業協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制定了《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
前言
產業用紡織品是指經專門設計、具有特定功能,應用于工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土工及建筑、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農林漁業等領域的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含量高,應用范圍廣,市場潛力大,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紡織工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十一五”期間,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進步成效明顯,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已逐步成為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2009 年國務院制定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加快產業用紡織品開發應用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調整結構的重點任務,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
“十二五”是我國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是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綠色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等目標任務的確立,將為產業用紡織品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促進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增強紡織工業綜合實力,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制定《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 年。
一、“十一五”發展成就
(一)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2010 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達到822 萬噸,比2005年增長124.9%,“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6%,占國內紡織纖維加工量的20%,比2005 年提高6.4 個百分點。2010 年產業用紡織品現價產值超過5000 億元,比2005 年增長1.7 倍,“十一
五”期間年均增長22%。2010 年出口額138 億美元,比2005 年增長1.5 倍,五年年均增長19%。
(二)技術進步成效明顯
非織造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大幅提高了產業用紡織品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擴大了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我國紡粘、水刺非織造布生產裝備與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綜合生產成本降低了20%。產業用經編和立體編織技術的進步,實現了風力發電葉片、衛星支架、火箭喉襯等異型材料的穩定生產,滿足了航空、新能源領域需求。新型纖維應用技術的進步,豐富了產業用紡織品的品種,擴大了應用領域,芳綸、聚苯硫醚等高技術纖維應用于氣體過濾材料,使過濾用紡織品使用環境擴展到高溫、易腐蝕的復雜環境,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顯著提高了濾塵效能。
2010 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勞動生產率達到15 萬元/人·年,年均增長率達18%。
(三)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產業用紡織品骨干企業實力不斷增強,2010 年銷售收入超過5 億元的企業20 家,超過10 億元的企業10 家。骨干企業在
交通工具用、醫療與衛生用、合成革用、土工用紡織材料領域均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在推動相關標準制修訂和拓展市場應用等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
產業集聚發展趨勢明顯,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福建、上海等六省市產業用紡織品產能和產量約占全國的80%,形成了浙江海寧經編復合材料、江蘇阜寧過濾材料、山東陵縣土工合成材料、湖北仙桃醫療與衛生用材料等主導產業突出的產業集群,集群規?;醪斤@現。
(四)重要領域應用效益顯著
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為促進國民經濟相關領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在醫療領域,病毒阻隔效率高的一次性手術衣、口罩等醫用防護產品的開發應用,有效應對了“非典”、“甲型流感”等疫情,降低了交叉感染幾率,提高了醫療防護水平。在節能環保領域,袋式除塵技術的應用可將火力發電的粉塵排放截留效率提高5 倍以上,并能分離回收珍貴稀有金屬,變廢為寶。土工用紡織品在青藏鐵路建設中的應用,對解決高原地質裂縫、凍土隔斷、保溫、防滲等系列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輕質高強的紡織復合材料在動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制造中部分替代了傳統的合金材料,在減輕結構重量的同時,實現了節能降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