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多數青少年不愿意上職校 職業教育缺吸引力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0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前不久去太原重型機械廠考察。該廠生產的油膜軸承一直由數控加工中心制造,奇怪的是,最后一道工序總是由3個工人師傅一邊用手摸,一邊用細砂紙打磨,徐匡迪不理解:“現在加工手段這么精確,為什么還要用手工?”廠長解釋說,油膜軸承是個復雜的三維切面,要求非常圓滑的曲線過渡,目前國內就只有這3個工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因此世界著名的一些公司都樂于采購該廠的產品。“最精的活兒,最后還需要人來完成。”廠長的這句話給徐匡迪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職業教育振興論壇”上,徐匡迪以這一親身經歷來說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說,中國7000萬產業工人中,只有1/3是技術工人,其中初級工占到了60%,中級工36%,高級工僅為4%。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男孩子學數理化并不突出,但是動手能力強,稍微點撥一下,就能安裝比較復雜的機器;有的女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但是心靈手巧,可以縫制出非常精美的衣服,可以烹調出非常可口的飯菜。”徐匡迪認為,這些學生同樣可以為社會創造財富,不應該成為應試競爭的失敗者。

然而,目前的教育并沒有脫離應試競爭的評價體系。人事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徐頌濤在發言中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青少年不愿意上職業學校,其中有57.4%的中小學學生,希望能讀到博士,而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博士學位,這導致在生源的配置上,普通高中要高于中職學校。徐頌濤說,現在不少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把職校當作升入普通大學的跳板,把職業教育看成升學教育,因此,職業學校看上去招生不少,但真正從事技能工作的卻不多。徐頌濤曾經對一些職業學校做過調查,發現這些學校用的都是普通大學的教材,技術學院的畢業生拿到大專文憑以后,又繼續上大學。

針對追求升學這一教育價值導向,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教研究所所長馬樹超稱,除了一些教育體制內難以解決的社會根源外,造成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育政策本身一度忽視了技能型人才培養。

比如公共財政投入的配置,馬樹超說,中職教育財政預算內撥款投入占財政預算內撥款總投入的比例已經連續10年降低,從1997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5.2%,這個指標反映的是各級政府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2005年,中職學校平均學費是普通高中的1.4倍,而在法國、德國、韓國等國家,高中階段適齡人口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基本上是免費的。

馬樹超認為,目前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需求與老百姓的選擇需求存在差異,這是市場無法調節的矛盾,因此必須由政府來調控,比如通過增加財政投入、降低收費等手段吸引生源。今年上海市通過財政補貼,對就讀緊缺的專業以及貧困學生實行減免,結果11萬名考生中有1.6萬名考生第一志愿報考中職學校。馬樹超認為,發展職業教育不是依靠中央財政能夠解決的,必須依靠各級政府的努力。(作者:蔣昕捷)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
沒有職業教育就沒有教育公平
中國將投入14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教育
國務院教育工作會議:職業教育已列入中南海議程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