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提高全國家庭教育總體水平,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以下簡稱《大綱》)。
一、適用范圍
《大綱》適用于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和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宣傳媒體等組織對新婚夫婦、孕婦、18歲以下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行為。
二、指導原則
家庭教育指導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一是堅持“兒童為本”原則。家庭教育指導應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兒童合理需要與個性,創設適合兒童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景,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特別關注女孩的合法權益,促進兒童自然發展、全面發展、充分發展。二是堅持“家長主體”原則。指導者應確立為家長服務的觀念,了解不同類型家庭之家長需求,尊重家長愿望,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重視發揮父母雙方在指導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和影響,指導家長確立責任意識,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為子女樹立榜樣,為其健康成長提供必要條件。三是堅持“多向互動”原則。家庭教育指導應建立指導者與家長、兒童,家長與家長,家庭之間,家校之間的互動,努力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相互促進的環境與條件。
三、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及要求
(一)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導
1、家庭教育指導重點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導主要是引導夫婦共同做好優生優育優教的知識準備,并為新生命的誕生做好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
2、家庭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重視婚檢、孕前檢查和優生指導,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鼓勵新婚夫婦主動參與婚前醫學健康檢查,選擇適宜的受孕年齡和季節,并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計劃懷孕夫婦在懷孕前參加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咨詢指導等專項服務。對于大齡孕婦、有致畸因素接觸史的孕婦、懷孕后有疾病的孕婦以及具有其他不利優生因素的孕婦,督促其做好產前醫學健康咨詢及診斷。對于不孕不育者,引導其科學診斷、對癥治療,并給予心理輔導。
(2)關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胎兒。指導孕婦掌握優生優育知識,配合醫院進行孕期篩查和產前診斷,做到早發現、早干預;避免煙酒、農藥、化肥、輻射等化學物理致畸因素,預防病毒、寄生蟲等致畸因素的影響;科學地增加營養、合理作息、適度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3)做好相應準備,迎接新生命降臨。指導準家長做好新生兒出生的相應準備,學習育兒的方法和技巧,購置兒童生活必備用品和保障母嬰健康的基本衛生用品,營造安全溫馨的家庭環境。
(4)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健康。加大宣傳力度,指導孕婦認識自然分娩的益處,認真做好孕婦產前醫學檢查,并協助舒緩臨盆孕婦的焦慮心理。
(二)0—3歲年齡段的家庭教育指導
1、0—3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嬰幼兒期即從出生到大約3歲,是個體神經系統結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身高和體重均有顯著增長;遵循由頭至腳、由中心至外圍、由大動作至小動作的發展原則,逐漸掌握人類行為的基本動作;語言迅速發展;表現出一定的交往傾向,樂于探索周圍世界;逐步建立親子依戀關系。
2、家庭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提倡母乳喂養,增強嬰兒免疫力。指導乳母加強乳房保健,在產后盡早用正確的方法哺乳;在睡眠、情緒和健康等方面保持良好狀態,科學飲食,增加營養;在母乳不充分的階段采取科學的混合喂養方法,適時添加輔食。
(2)鼓勵主動學習,掌握兒童日常養育和照料的科學方法。指導家長按時為兒童預防接種,培養兒童健康的衛生習慣,注意科學的飲食調配;及早對孩子進行發展干預,讓孩子多看、多聽、多運動、多撫觸,帶領兒童開展適當的運動、游戲,增強兒童體質;了解兒童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表現,學會傾聽、分辨兒童的“語言”,安撫兒童的情緒;學會了解兒童的發病征兆及應對方法,掌握病后護理常識。
(3)設定生活規則,養成兒童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指導家長了解嬰幼兒成長的規律及特點,為兒童設定日常生活規則,并按照規則指導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重視發揮父親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場景進行隨機教育;指導家長采用鼓勵、表揚等正面強化教育措施,塑造兒童的健康生活方式。
(4)加強感知訓練,提高兒童感官能力,預防兒童傷害。指導家長創設兒童自如爬行、充分活動的獨立空間與條件,隨時、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物品和現象,挖掘其內含的教育價值,讓兒童在爬行、觀察、聽聞、觸摸等訓練過程中獲得各種感官活動的經驗,促進兒童的感官發展。同時要加強家庭保護,防止意外傷害發生。
(5)關注兒童需求,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好奇心。指導家長為兒童提供抓握、把玩、涂鴉、拆卸等活動的設施、工具和材料;用親子游戲的形式發展兒童雙手協調、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用心欣賞兒童的行為和作品并給予鼓勵,分享兒童的快樂,促進兒童直覺動作思維發展,滿足兒童好奇、好玩的認知需要。
(6)提供言語示范,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指導家長為兒童創設寬松愉快的語言環境;提高自身口語素養,為兒童提供良好的言語示范;為兒童的語言學習和模仿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兒童多開口;積極回應兒童的言語需求,鼓勵兒童之間的模仿和交流。
(7)加強親子溝通,養成兒童良好情緒。指導家長關注、尊重、理解兒童的情緒,多給與兒童鼓勵和支持;學習親子溝通的技巧,以民主、平等、開放的姿態與兒童溝通;客觀了解和合理對待兒童過度的情緒化行為,有針對性地實施適合兒童個性的教養策略。培養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
(8)幫助兒童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前,指導家長有意識地養成兒童自理能力、聽從指令并遵循簡單規則的能力等。入園后,指導家長積極了解兒童對幼兒園的適應情況,在兒童出現不良情緒時通過耐心溝通與疏導來穩定兒童的情緒,分析入園不適應的原因,正確面對分離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