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章三
開發·轉型
“吱呀呀”,細水潺湲。
黃河南岸,甘肅蘭州市水車博覽園,12架大水車唱著古老的黃河謠。
464年前,第一架黃河大水車橫空出世。16米直徑、30根雙排輻條、400余個木質部件,60多名工匠制作安裝耗時3個月,一架大水車可灌溉良田400畝……新中國成立時,蘭州仍有大水車250余架。
“轟隆隆”,水龍咆哮。
高峽平湖,青海龍羊峽水電站。2019年10月下旬,上游來水豐沛,泄洪孔道噴涌出近百米高的巨浪,彩虹飛架浪尖。
最大壩高178米,年均發電量60億千瓦時,庫容247億立方米……從1976年到1987年,10萬建設大軍人拉肩扛,建成代表當時中國水電工程最高水平的“龍頭”。除了發電,還能保障下游沿黃省份的灌溉、防洪、供水。
從水車到水電站,智慧的黃河人,向來“敢縛蒼龍”。
“嘿,摸摸這個機組,它都58歲了!”在甘肅鹽鍋峽水電站,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副總工程師冶海廷向記者引薦他的“老哥們”——這是黃河干流最早發電的大型電站。
從李家峽、公伯峽,到拉西瓦、青銅峽,冶海廷大半生輾轉于黃河上游多個梯級水電站?!澳贻p時建電站,從黃河取水,擱一夜才能洗臉刷牙。最頭疼春汛,得連喝幾個月渾水。”
現在,黃河上游20多座“明珠”成鏈,形成攔沙陣。冶海廷忍不住自豪,“要不是水庫攔蓄,那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怕都得喝渾水。”
服役已近花甲,鹽鍋峽水電站迎來新一輪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
走進水電站“大腦”綜控室,安全運行“6765天”的顯示屏下,兩名值長正操控著復雜的系統?!耙郧斑@屋里得坐15個人,現在就倆。”冶海廷親歷了水電站技術水平從低到高、從依賴進口到自主設計的巨變,“以后設備自動化免維護,年輕人再不用像我一樣辛苦地追著電站跑?!?/p>
冶海廷說:“以前建電站,現在管電站,再改造升級幾個‘老哥們’,這輩子就撂在黃河了!”
“老龍頭”龍羊峽水電站也在轉型,新的水光互補技術,讓它煥發“第二春”。
從水電站西行50公里,一片亮汪汪的光伏“藍海”,規模令人震撼?!把b機容量85萬千瓦,2015年全部并網發電,堪稱龍羊峽水電站的‘虛擬水電機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光伏維檢公司副總經理李炬語帶自豪,“這項技術可將原本隨機、波動、間歇的光伏電,調整為均衡、優質、安全的穩定電源,并送入電網。”
水光互補,兩家雙贏: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年發電14.94億千瓦時,相當于龍羊峽水電站發電量的1/4,水電站調峰調頻性能隨之提高約30%。
“對應到火電,相當于一年節約標煤18.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萬噸?!崩罹鎿P眉一笑。
“叮當當”,鑿石飛屑。
蘭州黃河之濱,“黃河母親”雕像蒙上“面紗”。兩位老人,一個端詳圖紙,一個手握刻刀。82歲的設計師何鄂,正和老工匠修繕這座34年前由他們共同完成的雕塑。
如天然圓石,溫潤流暢,“黃河母親”愛憐著懷中的孩嬰,溫情脈脈,恰如人與河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