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來,全國范圍內豬肉和雞蛋價格普遍直線上升,讓近幾年賠錢飼養豬和雞的養殖戶賺到了錢,而且根據生豬和蛋雞的飼養規律,豬肉和雞蛋價格一時難以下降,于是大家紛紛補欄。針對這一現象,我國的一些農業專家和養殖戶表示擔憂。他們認為,根據以往的規律,有錢賺一哄而上,勢必造成豬和雞蛋供過于求,導致價格低廉,再次挫傷飼養戶的積極性。為此,有關專家提醒,生豬、蛋雞補欄須謹防市場風險。
養殖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仔豬經歷6個月的精心飼養才能長到180斤至200斤。今年2月份和3月份出生的仔豬,到8月底9月初才能大量出欄。隨著生豬的大量出欄,豬源緊張的局面將緩解,豬肉的價格也將有一個回落的過程。但近期由于毛豬供應短缺,價格還會上漲,豬肉價格將在高位持續到9月份。
而從雞的生長規律看,小雞從出生到產蛋需要150天。再者,進入高溫季節,蛋雞的產蛋量還將有所下降,小母雞在7月底8月初才進入產蛋期,目前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期。所以,雞蛋的價格一時還難以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養豬企業和養豬戶補欄入市要防止高投入、高風險。”他認為豬肉高價并不一定意味著養豬的利潤就高。首先,豬飼料60%至70%的原料是玉米,玉米的國際、國內價格持續走高,每斤已由去年的0.5元上漲到0.7元。隨著玉米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其價格仍將繼續走高,養殖成本也將繼續提高。其次,仔豬價格正處于強勁上升階段,這兩項費用正在吞噬生豬養殖的部分效益。所以,未來豬肉高價格不一定意味養殖業主的高利潤,相反更有可能是高風險。
針對當前生豬飼養的形勢,專家提醒養殖戶要注意存在的隱患,一是豬肉價格飆升,可能催動生豬生產“大干快上”,催化劑、速效飼料會被大量使用,造成豬肉質量下降,并且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二是進入夏季后,養豬戶一定要進行動物疫病防治,謹防豬無名高熱病再次發生。
商品的流通價格都有自己的周期性,豬肉和雞蛋的價格也需要正常的理性回歸,切勿一哄而上,造成供過于求,謹防豬肉和雞蛋的價格過低,再次傷害養殖戶。為此一些專家建議,政府應該建立食品供應安全保障體系,加強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食品的預警,及時傳導市場供需變化情況,指導養殖戶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養殖,規避風險。必要時,要像對糧食一樣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養殖戶的利益,讓養殖戶養豬有錢賺,保持市場供需平衡,建立起良性的循環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