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近期,單位凈值超過1.5元的高價基金出現大規模申購現象,種種現象表明了基民購買基金不再只盯著1元左右的低價基金。理財人士指出,目前的變化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基金凈值高低對基金銷售影響,基民選基還是要理性選擇,切不可盲目追高逐低。
根據天相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四季度共有22只單位凈值超過1.5元的高價基金出現10億份以上的申購量。申購最多的博時主題,期間申購量達到73.81億份,是去年四季度該基金份額的1.15倍。
據悉,申購超10億份高價基金的“集群”特征十分明顯,不少基金公司旗下成批高價基金申購量很大。博時、易方達、廣發、華夏和融通五大基金公司高價基金營銷方面明顯領先。
2006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走高,基金凈值不斷攀升,但面對幾百只基金,很多投資者感到有點眼花繚亂,難以做出選擇。根據很多基民的觀念,高凈值基金“貴”,上漲空間小,容易“跌”,偏好買便宜的基金,甚至有些投資者非1元基金不買。有關理財人士指出,基金凈值確實是要參考的一個因素,因為這直接決定了單位投資成本的高低;但是,對于基金投資來說,投資基金的回報是來自于持有期該基金的增長率,與購買時的單位凈值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我是高價基金的支持者,因為價格高說明業績和實力!”興業銀行(愛股,行情,資訊)南京分行理財師嚴萍是高價基金的堅定支持者。她告訴記者,一些凈值在3元以上的基金都是老牌基金公司的“拳頭產品”,運作平穩風險低是它們的共同特點,而通過分紅拆分來降低單位凈值只是一種營銷手段,頂級基金很少以此來促銷。有關人士指出,具體應該選擇凈值高的基金還是凈值低的基金不能一概而論,在市場上升階段,由于凈值較高的老基金已經完成建倉,可以更好地分享市場上漲帶來的回報;而當市場下跌出現時,新的基金由于建倉尚未完成或倉位較低,相對而言則可較好地避開市場下跌的風險。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以華夏大盤等一些頂級基金已經長時間處于暫停申購狀態,很多基民抱怨這些基金是驢子脖子掛胡蘿卜看得到“吃”不到,這些高價基金更多的意義在于樹立基金公司的品牌價值。專業人士建議基民,對于資金有限的基民來說,盲目追逐高價基金并不可取,而一味計較購買成本也容易錯過優秀基金,理性選擇是根據基金業績、公司實力等方面綜合評判。其實在1元到1.5元之間仍有很多潛力基金等你來發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