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自1996年突破千億美元以來,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目前已接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之首。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外匯儲備增速有所放緩。外匯儲備規模仍然龐大,如何管理存量和增量,實現外儲保值增值,仍是擺在貨幣當局面前的重要任務。
增速放緩不可怕
從歷年外匯儲備數據看,1999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開始加速增長。1999年—2003年,年均增加值都在千億美元左右。2004—2006年年均都在2000億美元左右。2007、2008年兩年更是接近4000億美元的增幅。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953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
2008年下半年以來,外匯儲備增速明顯放緩。2008年上半年外匯儲備增長較快,達到28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億美元;下半年增加1372億美元,不及上半年的一半,比上年同期少增584億美元。2009年以來,外儲增幅放緩幅度加劇。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增加77億美元,同比少增1462億美元。
一般來說,經常項目下出口大于進口形成的盈余、資本項目下流入大于流出形成的盈余,是外匯儲備兩大來源。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外需下降促使外匯流入趨緩,促使外儲增長趨緩。從去年11月開始,中國進口、出口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負增長,一季度貿易順差增加623億美元,同比增速放緩。另外,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大量國際資本為求自保在去杠桿化過程中向母國回流,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流入放緩,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逆差。
比照一季度數據,我國外匯儲備增速已經慢于經常賬戶下的貿易順差。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表示,這說明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規模失控問題得到了緩解。另外,跨境資本流動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并沒有短期資本大幅外逃的現象。
央行副行長易綱認為,對外匯儲備的增速放緩并不感到憂慮,我國正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國際收支狀況會更加平衡。
外儲投資先保安全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胡曉煉指出,我國外匯儲備始終按照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進行經營管理。堅持審慎的長期投資理念、多元化投資策略和嚴格的風險管理措施。
業內人士介紹,外匯儲備投資首先要保值,可滿足對外清償的要求,并能保持一部分現金和容易變現的資產。當出現資本外流和本幣貶值時,需要有充分的外匯儲備處于可以動用的狀態。
從貨幣結構中看,全球外匯儲備幣種結構比重為美元65%、歐元26%、英鎊5%、日元3%。據了解,我國情況基本與全球情況接近。
“外匯儲備投資貨幣要適應對外支付和貿易結構。因為持有多種貨幣,當以單一貨幣結算時,會因為匯率因素出現差額。但因為外儲貨幣結構與對外支付基本一致,不需要賣出一種貨幣而去購進升值的貨幣,因此差額只是賬面上意義,不會有實際上的匯率損失。”一位業內人士說。
胡曉煉表示,去年我國外匯儲備經營在保持安全、流動的同時,還取得了一定的收益。2008年我國對外收益達82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其中的相當部分是外匯儲備投資收益。
優化投資結構
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TIC數據來計算,2002年-2008年美元證券類資產占中國外匯儲備的比重在66%-74.75%,隨著美國經濟形勢惡化,中國持有美元資產風險逐漸顯現。不少分析建議,中國應豐富外匯儲備使用途徑,優化外匯儲備使用結構。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主要是貨幣形式,專家認為應增加外儲中的實物儲備比例。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此前表示,可以用外匯進行一些戰略性的投資,使一部分紙幣外匯變成實物外匯。由于這些物資是稀缺的,風險不是很大。在操作上,可將這些物資的所有權放在國家外匯局、央行或財政部名下。
據胡曉煉透露,目前我國黃金儲備已達到1054噸,在各國公布的黃金儲備中,只有六個國家超過1000噸,我國排名第五。
不過,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龐大,投資的相關市場規模必須足夠大,否則很容易出現“買什么什么漲,賣什么什么跌”的情況。業內人士介紹,全球每年黃金開采量約為2400噸,各國出售的黃金儲備大概400噸。“假如中國以5%的外匯儲備,以每盎司1000美元的價格購買黃金,一年可以買4000多噸黃金,遠遠高于全球每年黃金產量。另外,黃金的流動性不強,這不僅增加了外匯儲備的購買成本,還容易遭到國際社會的批評。”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此前表示,外匯儲備花在三個方面最有效:一是購買先進的機器設備,加強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競爭力以取得更多的外匯;二是購買緊缺資源。我國是資源缺少的國家,應使用外匯儲備購買資源;三是參股海外企業。國外有很多好的企業,現在遇到困難,如果參股進去,對打開國際市場有好處。
另外,目前國際市場股指仍處在相對安全的水平,可以考慮加大外匯儲備對股票市場的投資。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山泉建議,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隨著股票市場逐步企穩,中國可以開始考慮增加對海外股票或者是商品期貨市場的投資。但是,由于缺乏對海外企業的了解,目前比較穩妥的辦法是通過投資ETF來投資。
支持“走出去”促內外平衡
支持企業收購海外資源是合理利用外匯儲備的一種方式,外匯資金運用策略更注重促進內外平衡。
200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步伐加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556億美元,增長近2倍。從投資方式看,我國非金融部門的對外直接投資中,國內有競爭力的企業更多地采用收購兼并方式進行對外投資,跨國并購趨于活躍。2008年,以并購方式實現的投資占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50%,如中鋁投資128億美元收購英國上市的力拓公司股份;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中,以境外收購和設立分行為主,占我國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的60%。比如,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招商銀行收購香港永隆銀行等。
今年一季度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明顯加速,目前已超過200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有利于我國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外匯儲備“分流”,減少外匯儲備的資金運用壓力。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表示,政策將在投資便利化和金融支持方面,加大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在結束強制結售匯制度之后,商務部近期推出《境外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下放境外投資核準權限,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這一措施的推進使得“藏匯于民”更具有實際意義。(盧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