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9日訊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將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馬培華發言的題目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以下為文字實錄:
各位委員,我代表民建中央發言,題目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農業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工業帶領國民經濟實現了大踏步發展。相對來說,我國服務業發展滯后,不僅明顯低于發達國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國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只有43.1%,服務業就業人數僅占就業人口總數的34.6%,遠遠低于發達國家70%的就業比重。
當代世界經濟中,服務業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現代服務業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創造需求,引導消費,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的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對于擴大就業、改善民生、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義重大。
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我國現代服務業正處于重要發展機遇期,但由于歷史沿革與體制機制等方面束縛,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也存在諸多瓶頸。主要表現在:政府管理缺位和多頭管理并存,信息不能共享,行政和區域壟斷依然存在;服務業現有稅制存在重復征稅、稅負過重的現象,難以適應發展需要;融資難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以擁有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為主的服務業企業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生產要素供給與價格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土地、水電等成本較高;創新能力不強,在一些關鍵領域缺乏核心技術,人才呈現結構性短缺。
“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并提出了GDP中服務業占比達到47%的要求。為此,我們建議:
一、加強整體部署,完善發展環境。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以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產業發展環境為重點,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編制并實施好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逐步建立關于發展規劃的科學評價體系。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努力營造有利于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二、推進服務業稅制改革,加快結構性減稅進程。擴大增值稅在服務業中的適用范圍,擴大營業稅差額征稅的領域范圍,盡快建立服務出口退稅制度,研究出臺服務業所得稅減稅的優惠政策。擴大技術先進型服務業企業的認定范圍,對與科技創新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交易、仲裁、擔保等服務獲得,給予營業稅和所得稅減免。
三、優化金融政策。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建立發展基金、資本金注入、融資擔保、無償資助和貼息等多種方式帶動社會投資。完善促進“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發展的政策法規,形成以政府投入引導、民間投入為主、多元投入并存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投融資模式。逐步消除土地使用、供水供電價格方面的差別。
四、完善市場機制。進一步消除體制障礙,加大開放力度。認真落實新“三十六”條,創造“非禁即入”的寬松環境和平等競爭機會。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制訂各類服務業統一的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修訂前置審批程序,建立全國性統一征信體系平臺。
五、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圍繞市場需求,編制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和引進規劃,加快高校專業設置及課程改革更新,加強職業教育,進行專業化定向人才培養,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
六、提升創新能力,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廣泛應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發展新興服務業,支持企業在關鍵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標準。抓好新興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增強產業融合的主動意識,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采取國際并購、建立海外研發基地等方式,提升國際競爭力。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直播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