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9日訊 2012年3月9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將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發言的題目是《中小制造企業的困境和出路》,以下為文字實錄。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中小制造企業的困境和出路》。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為強國富民之本。目前,國家經濟平穩發展,但制造業增長卻在持續放緩,特別是以民營經濟為主的中小制造企業,利潤嚴重下滑,虧損面日趨擴大。
近年來,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用工荒日趨嚴重,最低工資年遞增15%以上;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只有10%的中小制造業企業能夠得到正常貸款,商業銀行普遍提高了承兌匯票保證金份額,使實際利息增加近一倍,民間融資成本更是銀行基準利率的四倍以上。加上為職工繳納約40%的“五險一金”等,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
特別是中低端制造企業,去年經營成本比前年增加近30%,而產品價格并沒有相應的上升空間。一些企業主感嘆:起得最早,睡得最晚;麻煩最多,快樂最少;干得最多,賺得最少。溫州一個千來名工人的企業,苦干精算,一年利潤剛百萬,而該企業老板的妻子在上海買10套房子,8年后輕松獲利3000萬。不少靠實業起家的企業家,現在只把企業作為融資的平臺,實業空心化、資本投機化、資產泡沫化的狀況日益嚴重。去年4月份以來,溫州老板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不下百人。據浙江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去年上半年,浙江省有14447家中小企業倒閉注銷。
中小企業是孕育大企業的搖籃、就業的主渠道、科技創新的主平臺、保持經濟活力的主源泉。制造產業基礎不牢,民本民生地動山搖。中小制造企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自強自立。要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心無旁騖干實業,堅定不移促轉型,依靠做專做精做特,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企業積極應對的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優化企業的生存環境,幫助企業共克時艱。為此建議:
一、金融機構“放水養魚”,與企業共進退。我國銀行的存貸息差超過3%,遠高于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人均凈利潤為工業企業的12倍以上。金融業只有與制造業相互促進,才能取得雙贏。銀行要降低貸款利率,控制上浮空間,不強制性搭配理財產品和強制性留存存款余額,優化貸款結構,增加中長期貸款占比,支持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
二、政府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政府機關管得還是太細,程序多,關口雜。如一個建設項目,從選址立項到建成投產,最快也要五年以上。政府要從管制型、審批型轉向服務型、報備型。要改進行政審批,簡化流程和手續,避免重復審報和鑒定;大力推行上門服務、一條龍服務、綠色通道服務,特別是對中小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項目,實行急事急辦;落實政務公開、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服務對象評分等制度,嚴查行政不作為、慢作為等行為,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三、大力減稅清費,為制造企業減負。中小企業的實際稅負普遍超過利潤的30%,除法定的稅費之外,還要承擔依靠行政影響力下達的會議費、協會費、評比費、捐款贊助和訂閱報刊等,負擔很重。要大刀闊斧地減稅清費,通過直接減免、降低稅率、加速折舊、放寬費用列支、再投資退稅以及稅收減免抵銷企業增加的勞資成本等多種形式,讓減免稅政策惠及中小制造企業。堅決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費項目,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加大監督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四、打破行業壟斷,開放民營銀行。民營制造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投資渠道也狹窄,導致生存發展空間狹窄。非公經濟兩個“三十六條”振奮人心,但政府部門還要抓緊制定實施細則,拓寬制造企業的產業發展空間,放開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渠道。民營企業與民間金融是孿生兄弟,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只能靠民營的中小型銀行解決。目前全國估算有幾萬億的民間資本沒有很好地用于實業發展,而在炒房、炒煤、炒金銀、炒書畫古董。要突破清規戒律,發展民營銀行和專營貸款機構,“收編”民間資本,解決中小民企融資難問題,并通過競爭拉低貸款利率,形成實業發展與民間資本的良性循環。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直播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