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最壯觀日全食將與上海碰個正著
兩年后的2009年7月22日,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奇觀將與上海碰個正著。
在日前由英國總領事館舉辦的科技咖啡館活動中,中英兩國天文學家在滬透露,將出現的日全食帶綿延幾百公里寬,其將覆蓋我國的長江中下游流域,而上海正處于最佳觀測帶中。
根據嚴格、科學的天文學計算,上海下次遇到日全食要等到2309年6月9日!
將在上海持續5分04秒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約翰·帕金森教授已先后15次追隨日全食。
在做客科技咖啡館時,帕金森教授說,此前他看到的最長一次日全食只有30多秒鐘,而兩年后,上海人足不出“滬”卻能坐觀5分04秒的“日冕”奇觀(月亮將太陽完全遮住),“要知道,這樣的機會300年才有一次”。
上海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原上海天文臺臺長趙君亮透露,在2009年7月22日這一天,如果以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為觀測點,日全食初虧時間出現在上午8時23分24秒,食既9時36分44秒、食甚9時39分16秒、生光9時41分48秒、復圓11時01分36秒,日食的全過程大約為2小時25分,而最精彩的日冕時長為5分04秒。
嘉興觀測者最幸運
據趙君亮介紹,日全食時段的具體長度為:上海5分04秒、武漢5分28秒、杭州5分29秒、嘉興5分56秒、合肥2分00秒。令人遺憾的是,南京剛好被排除在幾百公里寬的日全食帶以外,這意味著紫金山天文臺將無法觀測到此次日全食的全過程。
對2009年7月22日上海將迎來壯觀的日全食,上海天文臺科普主管湯海明昨日表示:“是這個樣子的。”
為驗證說法科學性,湯海明采用天文計算公式當場算了一遍上海下一次出現日全食的時間,最后的精確結果正好指向兩年后的7月22日這天。
當天下雨幾率僅4.4%
用“千年等一回”來形容此次日全食的稀罕程度并不為過,但真到了這一天,天空會成全市民一飽眼福嗎?
對此,趙君亮說,經查上海市的氣象歷史記錄,1986-2000年的7月21-23日,上海上午8時的天氣情況是:晴天11天,占24.4%;少云18天,占40.0%;多云14天,占31.2%;而下雨只有2天(雨量<0.1毫米),占4.4%。
趙君亮表示,上海市民觀賞到這次日全食的幾率非常高,“只要不下雨,即使是多云天氣也不會影響觀測日全食。“在人民廣場看,或者坐在浦江游船上看,效果都是一樣的。”
可用舊CD盒自制觀測儀
與此同時,帕金森教授幽默地提醒上海的天文愛好者———日全食是最美麗的天象奇觀,但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會忽略對眼睛的保護。”
“其實最簡便的土辦法就是利用針孔成像原理。”帕金森教授示范說,屆時市民可以將小鏡子放置在舊CD盒的圓孔內,制成一個可以任意變換角度的針孔成像儀,這樣就可以將日全食景觀反射到紙板或墻面上進行觀測。早報記者俞凱俞立嚴
新聞鏈接
平均隔200-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就整個地球來說,一年內日食最多發生5次,最少2次;月食最多3次,最少0次;日月食總數最多7次(5次日食,2次月食,或者4次日食,3次月食),最少2次(均為日食);最常見的為4次(2次日食,2次月食)。
盡管就整個地球而言,日食發生的次數要比月食來得多,但一旦月食發生,近半個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發生日食時只有月球影錐掃過的區域(稱為食帶)中的人才能看到。因此,對某個具體的地點(比如上海)來說,日食是非常罕見的,平均隔200-30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看到一次。
而在一次日食過程中,由于月球影錐與地球表面相對位置的變化,使同一食帶中不同觀測地點可看到日全食或者日環食的稱為全環食,全環食最為罕見。
上海上一次見到日全食是1575年5月10日(14:35起),全食持續時間2分31秒;下一次見到日全食的日期是2309年6月9日(13:51起),全食持續時間5分32秒。
另外,1987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一),還發生了一次橫穿整個中國大地的日環食,上海也見到了,景象頗為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