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穩”和“健”的兩只手將如何發力?
編者按 12月14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穩中求進”成為未來一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基調。毫無疑問,2011年是不輕松的一年,在各方亂流的影響之下中國經濟大船走過了不平凡的一段航程。
穩,在當今國際國內形勢之下顯得格外珍貴,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35個“穩”字體現的正是中央對于未來經濟工作的導向性判斷。而作為宏觀調控中最靈活的工具之一,貨幣政策引發各方密切關注。
這一“穩”一“活”恰恰體現著對于經濟因素瞬息萬變和政策基調的平衡,“預調微調”的力度拿捏便顯得格外耐人尋味……
“穩”字當先:以增長求進
事實上,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中央高層就已經密集開會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在5日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胡錦濤會議講話用了“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定” 12個字,將“穩增長”放在首位。這或許意味著,明年重點在應對經濟放緩。受房地產和出口行業表現低迷的影響,以及兩年前經濟刺激政策效果逐漸消退的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正處于放緩的區間中。
從中國自身縱向比較看,經濟增速也呈現放緩的趨勢: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9.7%,9.5%,9.1%,低于去年1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1979年~2010年年均9.9%的高增速。
新發布的11月數據亦是一喜一憂。喜的是,在政府政策的有力影響下,11月CPI增幅回落到4.2%的全年最低點。但略有擔憂的是,工業生產和投資的回落幅度都要超過市場此前的預期。11月份,中國工業生產增速從10月份的同比13.2%下降至12.4%;11月份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10月份的同比24.9%放緩至24.5%。
按這一放緩趨勢判斷,野村證券認為,2012年下半年之前中國經濟將明顯減速,預期一季度實際GDP增速下降至同比7.5%,2012年經濟全年增長7.9%。
經濟放緩雖然主要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但經濟放緩幅度如果過大可能會影響后續發展、改革的各項政策基礎。以11月的經濟情況再回顧分析政治局預調、微調的政策表述,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認為,未來的政策走勢仍然是密切跟蹤經濟走勢,實時地預調與微調,加強政策的針對性。比如說,如果經濟再繼續下行,政策就適當往偏“松”的方向走,而如果CPI再出現反彈,政策就適當往偏“緊”的方向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