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11月2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主辦的“走向新常態的新興經濟體——2014’新興經濟體智庫經濟政策論壇”在海口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論壇發言,探討未來中國需要怎樣的金融體系。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虔) 11月1日-11月2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主辦的“走向新常態的新興經濟體——2014’新興經濟體智庫經濟政策論壇”在海口召開,與會嘉賓深入交流研討與經濟增長新動力相關的重大課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論壇發言,探討未來中國需要怎樣的金融體系。
吳曉求說,“幾組數字引起自己對于中國金融體系的思考”。他認為這幾組數字反映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缺陷,同時又包含未來經濟的風險甚至是危機。
第一組數字,在中國所有金融資產中,銀行業的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在迅速膨脹,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重不斷上升。2004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占整個金融資產的比重是62%,2013年則上升到約80%。此外,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與GDP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2004年中國銀行業的資金融資產是GDP的1.5倍。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達151.4萬億元。
第二組數字,M2和GDP的比例。2013年底中國M2大概是GDP的2倍。從2004年至2013年,銀行業的金融資產占GDP的比例,從1.5倍到3倍,僅用了不到9年的時間。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到2020年恐怕是5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是非證券化的,是沒有流動性的。而且銀行的風險是不能流動的。以前風險沒有暴露出來,因為中國當時處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增量巨大,有著巨大的增量可以對沖。但是當經濟開始下行的時候,這個風險就會出來的,銀行業不良資產的比例就會逐步攀升,這就是未來銀行業發展的巨大風險。
由此,吳曉求認為必須要做出改革,中國金融業改革的核心是要調整金融資產結構,要讓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占整個金融資產的比重不斷的下降,而不是不斷上升,同時要提高整個金融資產中的證券化資產的比例。中國是一個大國,金融體系必須要和大國經濟相匹配。中國的經濟在今天是56萬億元人民幣(大約9萬億美元)的規模,一般認為,如果按照平均7.2%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中國GDP的總規模將是100萬億元人民幣,接近或者是相當于16萬億美元的規模。為了維持龐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為了要維持和這個龐大經濟體相適應的金融體系,這個金融體系必須具備兩個功能。第一,必須要有良好的全球背景資源的功能,第二,必須要在全球有分散風險的能力。這兩個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
吳曉求基于以上分析,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首先,要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包括債權市場、股票市場,要推動存量化的、非證券化的金融資產的證券化過程。要推動存量金融資產的證券化,要使現在銀行信貸資產的風險有提前釋放的機制。
其次,中國的金融體制必須是開放的,必須在全球有背景資源,必須在全球分散風險,要開放金融體系,前提是人民幣國際化。如果從元素的角度來看,吳曉求認為有60%應當是美國金融體系的特點,有15%是德國金融體系的特點,最后還有是25%中國金融體系的特點。有60%美國的金融體系特點是有強大的資本市場,有15%的德國的金融體系的特點就是要有穩建的銀行市場,最后的25%中國的元素則應是由于中國的文化決定的。
吳曉求總結,未來中國的金融體系不是照搬美國的金融體系,也不是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一定是改良后的具有強大市場功能的金融體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