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虔)早在1995年的中共十五大,“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被確定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的戰略。在近20年的可持續發展推行過程中,中國取得了哪些成績?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教授 中國網 張若夢攝
3月9日,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教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從十個方面介紹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成果。
牛文元引用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一句話:中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取得成就方面是NO.1。中國在十五大之后把可持續發展列為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而且一直堅持,各行各業都在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任務,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牛文元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20多年發展過程當中,可持續發展已深入人心,最近聯合國調查中國老百姓對可持續發展的了解,認為在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和認識在世界居首。隨便在中國找一位縣委書記或者縣長,都知道什么是可持續發展,而且都希望把可持續發展貫徹到自己所在的區域發展當中;中國的各級領導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內涵、認知,都非常清楚,并積極貫徹到各項工作當中去。牛文元認為這非常重要,因為可持續發展只有深入人心,并且每個人都自覺地去執行,那么這個戰略才能有效起到引領健康發展的作用。并且,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不斷深化的。他舉例,“只要金山銀山不管綠水青山”,這種發展觀念是不可持續的;“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這當然是進步了;但是現在中國更高的認識是“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這個在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當中都是被高度評價的。這意味著保護好自然資源,保護到自然環境,保護好生態服務功能,實際上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這種認識比起一開始“只要金山銀山,不管綠水青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第二,人口問題。目前中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約18%, 30年前,中國的人口占世界的人口22%。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人口政策是成功的,國外有個基本評價,由于中國人口政策的成功,使得全世界60億人口日和70億人口日向后推遲了四到五年。中國的人口政策的執行實際上是對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貢獻。
第三,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0年前的67歲增長到現在的75歲,在30年時間里,人均平均壽命提高了8歲,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因為人均壽命的提升意味著生活安定,吃穿不愁,社會有序,身心健康,醫療保健比較有保障。中國在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有效的成績。
第四,聯合國每年發布人文發展指數(HDI),中國的HDI在20年以前是0.45,現在提升到了0.66,提升速度是非常快的,為什么快?牛文元說,“因為中國對人的發展,對人的關懷,對整個民生的投入,是下了大功夫的。”
第五,中國的資源、能源、環境和生態服務,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基本上支持了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需求。第二大經濟體要生產很多產品,這些產品都要消耗能源和資源,雖然存在一些環境資源問題,但是整體上支持了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成長的需求,全世界都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六,中國的反貧困在整個發展中國家走在最前列,是在世界各國當中是最早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2014年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扶貧日”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采用新的貧困標準之后,2011年開始到去年年底,僅僅3年的時間,中國減少了近4000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也從12.7%下降到了8.5%。
第七,近10年來,中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21%,二氧化硫下降了11%,化學需氧量(COD)下降了14%。中國的財富增加了,但資源和能源的效率是提升的,這是非常好的勢頭。
第八,建設了一大批重大的生態工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和水資源的保護制度。
第九,20年來累計建成人工林9.25億畝,森林面積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第十,相繼制訂了一系列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牛文元認為這非常重要,因為最終只有形成法律和法規以后,才真正能夠指導發展的方向和建立評價標準。
牛文元指出,中國可持續發展取得的成績可以大致看出一個輪廓:中國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這種卓有成效不光是數字的體現,還有全世界對于中國變化的感覺,以及對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成就的認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