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2006?年,快速發展階段:糧食生態環境安全和糧食質量安全水平較高,數量安全是短板。在這一階段,國家大量出臺惠農政策、收儲政策和科技政策,不斷提高要素投入水平,單位耕地面積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水平持續提高但整體水平較低,糧食產量波動率較大,對糧食數量安全的保障能力較差。
2007—2012?年,發展不均衡階段:糧食資源安全和經濟安全較為突出,生態環境安全和質量安全是短板。在這一階段,單位耕地面積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高生產要素投入使得糧食數量安全得到保障,但生態環境安全和質量安全持續下降,糧食生產表現出“重量不重質”的傾向,“三農問題”凸顯。
2013—2018?年,均衡發展階段:糧食安全均衡發展,生態環境安全、質量安全和資源安全態勢向好,但經濟安全形勢持續下降。在這一階段,單位耕地面積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呈現下降趨勢,糧食生態環境安全和質量安全向好趨勢顯現。但糧食經濟安全形勢持續下降,須引起高度關注,主要是農民種糧效益低微,土地流轉復雜而艱難,糧食庫存高企帶來財政負擔加重等。整體而言,國家糧食安全各項指標初步呈現均衡發展態勢;隨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調整和糧食政策改革的深入,糧食經濟安全必然會得到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