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
基本判斷:
一、如果人口總量(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下同)峰值控制在15億人左右,全國總和生育率在未來30年應保持在1.8左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成就巨大,來之不易。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反彈勢能大,維持低生育水平的代價高,必須創新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
三、確定人口發展戰略,必須既著眼于人口本身的問題,又處理好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統籌解決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問題,必須調整發展思路,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
戰略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推進體制創新,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實現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的轉變,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為落實2004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關于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組成了由蔣正華、徐匡迪和宋健同志任組長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集中了包括十多位兩院院士在內的300多位專家學者,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對科學發展觀、人口發展態勢、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重大關系等3個分課題及其42個子課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調研和專題研究論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人口形勢與嚴峻挑戰
(一)人口發展的成就與經驗。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一是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總量經歷高速增長后進入增速趨緩時期。發展中國家總和生育率 從6.2下降到2.9,發達國家從2.8下降到1.6。據聯合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再生產類型 轉變將基本完成。二是人口年齡結構持續老齡化。2000年,世界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0%和7%,歐洲為20%和15%。三是人口素質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四是人口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接近50%。
我國自1973年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以來,生育率迅速下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是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轉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 ,比其他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提前半個多世紀跨入低生育水平 國家行列。少生了4億多人,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60億人口日推遲4年。二是有效緩解了人口增長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壓力。三是人口素質狀況明顯改善。15歲以上國民人均受教育水平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4.5年已提高到目前的8.5年左右;總人口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顯著下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顯上升,大學以上畢業生由1982年的610萬躍升到2005年的7000萬人左右。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婦女地位顯著提高。四是生育率下降導致人口撫養比 下降1/3,為經濟增長創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紅利 ”期。五是為世界人口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供了寶貴經驗。
取得這些成就的基本經驗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人口問題的道路。堅持長期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充分發揮黨和政府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堅持發展經濟和控制人口兩手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推進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堅持人口領域的對外開放,樹立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
(二)人口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是我國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口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人口安全面臨的風險依然存在,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總體上仍然處于緊張狀態,帶來多方面的嚴峻挑戰。
1.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我國人口在未來30年還將凈增2億人左右。過去曾有專家預測(按照總和生育率2.0),我國的人口峰值在2045年將達到16億人。根據本課題專家研究,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計劃生育工作加強,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總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穩定至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目標,要求把總和生育率繼續穩定在1.8左右。按此預測,總人口將于2010年、2020年分別達到13.6億人和14.5億人,2033年前后達到峰值15億人左右(見圖1)。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我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2000年為8.6億人,2016年將達到高峰10.1億人,比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的總和還要多。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不會缺少勞動力,但考慮到素質、技能等因素,勞動力結構性短缺還將長期存在。同時,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圖1 未來我國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及人口撫養比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人口發展預測》課題。
2.人口素質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
人口素質已成為影響我國競爭力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因素。人口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亟待提高。我國每年約有20-30萬肉眼可見先天畸形兒出生,加上出生后數月和數年才顯現出來的缺陷,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120萬,約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且近年來呈升高態勢;各種不健康人群規模巨大,心理和精神性疾患明顯增加,地方病患者達6000萬人左右,智力殘疾人達544萬人,年患病人次數超過50億。艾滋病等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疾病有蔓延之勢。2000年15歲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4.63%,每百萬人口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數為545人(見圖2)。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達47.6%。重學歷教育輕勞動技能培訓問題突出。部分人群失去信仰、理想支撐,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缺乏。人口素質問題影響了社會的文明與和諧、資源利用效率和國家的綜合競爭能力。
圖2 2000年每百萬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研究人員數的國際比較
資料來源:《國際統計年鑒2004》。
3.人口結構性矛盾對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影響日益顯現。
一是老齡化進程加速。老年人口數量多、老齡化速度快、高齡趨勢明顯。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3億,占總人口的11%。到202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34億人,比重從2000年的9.9%增長到16.0%;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64億人,比重從2000年的6.7%增長到11.2%。預計本世紀40年代后期形成老齡人口高峰平臺,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4.3億人,比重達30%;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3.2億多人,比重達22%。屆時每3-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見圖3)。2020年、2050年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將分別達2200萬人、8300萬人。人口老齡化 將導致撫養比不斷提高,對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的壓力加大,并影響到社會代際關系的和諧。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不健全,青壯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農村老齡化形勢更為嚴峻。尤其要關注龐大老年人群中的貧困化和邊緣化問題。
二是出生人口性別比 持續升高。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為117(見圖4),2003年抽樣調查為119,個別省份超過130。2005年1%抽樣調查為118.58。城鄉均出現異常,農村失調程度更為嚴重。到2020年,20-45歲男性將比女性多3000萬人左右。2005年以后,新進入婚育年齡人口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婚姻擠壓問題凸現,低收入及低素質者結婚難,所導致的社會秩序混亂將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嚴重隱患。
圖3 未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人口發展預測》課題。
圖4 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時期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三是人口在地區間、產業間分布不盡合理。大量剩余勞動力仍滯留在農村。如果城鄉間、地區間、行業間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沒有明顯改善,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將嚴重制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4.人口調控和管理難度不斷加大,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風險。
流動遷移人口規模龐大。目前農村剩余勞動力仍有1.5-1.7億人,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動將持續存在。按人口城鎮化水平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測算,今后20年將有3億農村人口陸續轉化為城鎮人口。日益龐大的流入人口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提出挑戰,也增加了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難度。
圖5 我國的三次出生人口高峰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3》計算。
地區之間人口態勢差異明顯。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面臨生育水平降低、人口老齡化加劇等新問題。農村、中西部和貧困地區則生育水平較高、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難度很大。1978-2003年間全國凈增人口3.25億人,排除遷移因素,東部占33.9%,中部占35.6%,西部占30.5%;中西部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快于東部地區。
現階段的低生育水平很不穩定。群眾生育意愿與現行生育政策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多數地區人口增長存在反彈勢能。政府職能轉變、社會快速轉型和人口加劇流動,使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工作方式效力遞減;一些地方對計劃生育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足;人口綜合治理機制尚不完善,任何工作失誤及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都可能導致生育水平回升。需要強調指出,由于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 (見圖5)的影響,2005-2020年,20-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將形成一個小高峰(見圖6),導致出生人口數量出現一個小高峰;同時,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已累計有近1億獨生子女,進入21世紀,這部分人陸續進入生育年齡,將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上述兩種因素共同作用,將使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數量有明顯增加。
圖6-1 未來我國育齡婦女(15-49歲)人數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人口發展預測》課題。
圖6-2 未來我國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20-29歲)人數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人口發展預測》課題。
綜上所述,我國正面臨著比20世紀更為復雜的人口發展形勢。人口數量問題仍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但從更長的時期看,人口素質、結構和分布問題將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并對新時期人口數量調控產生重大影響。著力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源,已成為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突破自然資源約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對于這種變化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予以高度重視。
二、戰略思路和目標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人口思想體系,為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毛澤東同志提出“人類要自己控制自己,實現有計劃的生育”的觀點,并啟動了中國的計劃生育工作;鄧小平同志將人口納入現代化發展總體戰略,把計劃生育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確定下來;江澤民同志把人口問題提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提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為觀察和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
解決新時期的人口問題,必須繼承和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口理論,與時俱進,確立新的人口觀。人口眾多始終是我國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因素;人口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人口素質的提高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和增長源泉;解決新時期的人口問題,既要穩定低生育水平,又要統籌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問題;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口發展自身的協調和可持續,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和良性互動。
(一)戰略思路。
新時期人口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制度創新,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實現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的轉變,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是全新的人口發展戰略理念,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把更多的資源配置到與人的全面發展直接相關的領域。通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制度創新,建立優先投資于人的體制和機制,將公共資源優先安排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來,重點加強四個方面的投入:一是對控制人口數量、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投入,包括對生殖健康服務、計劃生育群眾獎勵與保障、“少生快富”工程等的投入;二是對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源的投入,包括對提高人的健康、技能、知識和道德等素質的投入,特別是對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投入;三是對優化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引導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包括對流動人口、生態移民、生態恢復與治理等的投入;四是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投入,包括對社會保障、促進性別平等、消除貧困等的投入。需要強調指出,在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投資于人的重點應有所不同。
(二)戰略意義。
人口發展戰略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在人口發展戰略中的具體體現。優先投資于人能夠在人的發展與物質財富的增長之間建立有機聯系,符合社會發展趨勢,體現了歷史合理性。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政府的公共投入應該各有側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以及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和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大,人力資本的收益率越來越高,優先投資于人更注重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相統一、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相統一,這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現階段中國國情的戰略調整。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美元,正處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重要發展時期。這一階段,又是勞動力供應最為充裕、人口撫養比低、儲蓄率高的有利時期。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實施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是化解風險,提高核心競爭力,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應作為實現強國富民、促進和諧發展的一項重大國策。
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有利于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人口素質較低、生產生活方式落后等問題,轉變人們的生育觀念,形成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長效機制;有利于從根本上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促進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為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利于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成本,促進人力資源對自然資源的替代,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有效緩解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有利于將綜合國力的增強轉化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高,體現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當前,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已經具備了廣泛的社會基礎、較為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十分有利的人口發展條件。應充分發揮政府公共政策的導向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家庭對人的投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組織以及家庭廣泛參與的新格局。
(三)戰略目標。
——到201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人,人口素質明顯提高。群眾享有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出生缺陷發生率逐步降低,嬰兒死亡率降到14.9‰以下,孕產婦死亡率降到40/10萬以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貧困發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城鎮化率提高到47%。有效緩解城鄉間、區域間差距擴大的勢頭。人居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到202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4.5億人,人口素質大幅度提高。群眾普遍享有較好的醫療保健,出生缺陷發生率、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年左右。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貧困人口繼續下降。出生人口性別比趨于正常。城鎮化率達53%以上。城鄉間、區域間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遏止。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到本世紀中葉,人口峰值控制在15億人左右,之后人口總量緩慢下降,人均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口素質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人口分布和就業結構比較合理,城鎮化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鄉共同進步。創建環境生態良好的現代化人居環境。基本實現國家現代化。
三、戰略措施和政策建議
以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綜合運用人口政策及相關社會經濟政策,創新體制,依法行政,突出重點,協同推進,確保新時期人口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人口發展目標。
未來30年,是確保低生育水平穩定、實現人口由緩慢增長到零增長再到負增長的關鍵時期。必須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形成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長效機制。
進一步穩定和完善生育政策。現行生育政策是幾經調整并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政策,有利于將總和生育率穩定在1.8左右。“十一五”時期應保持政策穩定。同時,要及時開展生育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切實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服務機構和群眾組織互聯、互動、互補的管理和服務網絡。切實加強縣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建設,完善農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基本項目免費制度。實施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促進工程。建立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推進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科技創新。
建立健全有利于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導向機制和養老保障機制。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轉變,全面推進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加快實施計劃生育“少生快富”工程,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不斷完善有利于穩定低生育水平的經濟社會政策措施。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質,優先開發人力資源。
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質、優先開發人力資源作為實施人口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在推進“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貫徹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理念。
提高人口健康素質,實施全民健康工程。一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采取三級預防措施,普及預防出生缺陷基本知識,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加強出生缺陷篩查和治療。二是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和行為方式。開放公共體育資源,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對高危人群實施“100%安全套”工程,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及艾滋病患者生育行為進行全程干預。三是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體系。利用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形成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努力控制危害嚴重的傳染病、地方病,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服務。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加大教育投入,明確各級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把發展農村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在農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和雙女家庭的子女,提供一次性職業培訓補貼。建立學習型社會,重視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實施公民道德振興計劃。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和社會信用體系。倡導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發生。
(三)著力解決人口結構性問題,促進社會公平。
綜合運用經濟社會政策,建立社會安全網,發揮人口政策的導向作用,解決人口老齡化、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等人口結構性問題,促進代際代內公平、男女平等和社會公平。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化老齡服務體系。以解決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險問題為重點,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步伐,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和護理服務,努力滿足老年人特殊生活的需求。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和子女供養父母的法律法規。強化社區老齡服務功能,積極發展老齡服務產業。倡導“積極老齡社會”,促進老年健康,為老年人提供自主參與社會的機會。
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保護農村男到女家落戶和計劃生育獨女戶及雙女戶對宅基地、責任田的使用權。建立健全促進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規。完善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法規,嚴格依法查處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依法追究溺棄女嬰行為者的刑事責任。將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成效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把縮小貧富差距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防止和減少貧困,切實保障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和必要的生活保障。加強基層自治組織建設,規范引導民間組織有序發展,建立社會協商機制和利益制衡機制。
(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引導人口有序遷移和合理分布。
我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流動和遷移。要高度關注并深入研究人口流動與遷移問題,把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作為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實現資源在城鄉、區域間的有效配置,把人口分布與生產力布局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人口發展與經濟振興、社會進步的有機統一。
探索利用國土規劃引導人口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徑。科學確定主體功能區,根據資源優勢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堅持市場導向,通過政策引導和項目推動,發揮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和經濟帶,擴大就業容量,廣泛吸納流動遷徙人口。打破條塊分割,協調區域利益格局,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良性發展局面,促進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對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和監測工作,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實施積極的生態移民政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建立以流動人口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入地與流出地管理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流入地政府提供勞務需求信息,并與流出地合作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引導人口的有序流動。流入地政府要為流動人口提供必要的條件,保護其合法權益,尤其要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解決好流動人口就業、就醫、定居、社會保障及子女的受教育問題。逐步使流動人口享有與流入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務。
(五)加強人口發展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牢牢把握我國在國際人口發展事業中的戰略主動權,進一步發揮負責任人口大國的作用。按照“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確立的基本精神,從基本國情出發,促進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
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在人口發展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營造國際社會客觀評價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輿論環境,爭取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動國際社會的合作,學習、交流和借鑒人口發展的先進經驗和理念,關注世界人口發展的趨勢,把握人口發展的共同規律;通過平等對話、協商交流,促進南南合作,倡導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伙伴關系;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六)切實加強對人口發展事業的領導。
實施新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關鍵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以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發展宏觀調控體系,推進人口發展問題的綜合治理,統籌協調人口戰略、規劃和有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繼續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加強對出生、婚姻、死亡、流動、戶籍、就業、教育、醫療、稅收、社會保障等人口管理制度的統一協調。
建立穩定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加大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教育、技能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對西部、農村和貧困地區人力資本建設的轉移支付力度。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個人等向人的全面發展投資。
進一步完善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責任制度。切實加強對人口發展事業的統一領導,認真研究、組織實施新時期人口發展戰略規劃。把落實人口發展目標情況納入地方各級黨政領導政績考核內容,切實做到認識、責任、措施、投入“四個到位”。同時,注重發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
名詞解釋:
總和生育率:一定時期(如某一年)各年齡組婦女生育率的合計數,說明每名婦女按照某一年的各年齡組生育率度過育齡期,平均可能生育的子女數,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標之一。
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一定生產力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三者相結合而形成人口再生產的特征,依據這些特征人口再生產區分為不同類型。人類歷史上有三種人口再生產類型:原始的(高出生率、極高死亡率和極低自然增長率)、傳統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較低自然增長率)、現代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原始人口再生產類型與采集、狩獵經濟時代相適應;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時代相適應;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產經濟相適應。三種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更替不是偶然的,而是生產力革命的客觀必然結果。
更替水平:指這樣一個生育水平,同一批婦女生育女兒的數量恰好能替代她們本身。一旦達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將逐漸趨于均衡,在沒有國際遷入與遷出的情況下,人口將最終停止增長,保持穩定狀態。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依人口年齡結構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已達到或低于更替水平。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為2.1即達到了生育更替水平。之所以為2.1而不是2.0(一個孩子對應父母中的一個),是由于在出生時,男孩數要略多于女孩數,且一部分女孩將在育齡期前死亡。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較高,因此,達到生育更替水平的總和生育率一般高于2.1。
低生育水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
人口撫養比: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說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大致要負擔多少名非勞動年齡人口。用于從人口角度反映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基本關系。根據勞動年齡人口的兩種不同定義(15-59歲人口或15-64歲人口),計算總撫養有兩種方式。
人口紅利: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使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依次形成從高少兒、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比,到低少兒、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撫養比,再到低少兒、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比的三個不同階段。在第二階段,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高,人口撫養負擔輕,人口生產性強,社會儲蓄率高,有利于經濟增長。這一人口年齡結構最富生產性的過渡時期通常被稱為人口紅利期,人口年齡結構對經濟增長的這種潛在貢獻就是人口紅利。
人口老齡化: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現象。促使人口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生育率降低。一般認為,如果人口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7%,或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0%,那么該人口就屬于老年型。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量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正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是由生物學規律決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間。
我國的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第一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51-1958年,形成了中國人口規模“由緩到快”的增長基礎;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62-1976年,是由于災害后的補償性生育和年齡推移形成的;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85-1991年,是由于前兩次出生人口高峰年齡推移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