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為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缺醫少藥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各民族農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壽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從總體上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衛生工作仍比較薄弱,資金投入不足,衛生人才匱乏,基礎設施落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程面臨很多困難,醫療資源總體不足,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嚴重滯后,鄉村醫生從事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水平普遍較低,財政對鄉村醫生的補助每月僅有60元左右,難以穩定鄉村醫生隊伍。邊境線地區傳染病、地方病危害依然嚴重,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依然存在。應當引起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云南省少數民族居住地,大多位于沿邊、高溫、高濕、高寒、貧窮地區,是傳染病、地方病高發區,衛生防病工作任務重,衛生資源匱乏。進一步加強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衛生工作,建立邊境衛生屏障,對于保障各民族群眾的身體健康,維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衛生工作,意義重大。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
各級政府按分級管理的原則,對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承擔全面責任,針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影響農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全面落實農村公共衛生各項任務;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提高處理農村重大疾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重點控制嚴重危害農民身體健康的瘧疾、結核、艾滋病、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加強農村婦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保證一般鄉村衛生院具備處理順產的能力,縣級醫療、婦幼保健機構等具備處理難產的能力。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給予宏觀政策上的傾斜和資金的更多支持。
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加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農村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醫學院校應適時調整辦學方向,強化面向農村需要的全科醫學教育,定向招生,為農村培養適用衛生人才。切實加強對鄉鎮衛生院長的衛生管理知識培訓,加大對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和鄉村醫生全科知識與技術的培訓。
加大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衛生投入和衛生扶貧的力度。
各級政府應逐年增加衛生投入,增長幅度不低于同時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增加的衛生經費要用于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包括疾病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以及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建設等。各級財政要對縣、鄉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給予必要的業務經費補助;進一步加強邊境地區計劃免疫疫苗等設施,提高疫苗接種效能,并對其相關的疫苗運轉、接種經費給予支持;鄉村醫生承擔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工作,根據其規定的工作量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有所提高;進一步加強邊境沿線鄉鎮衛生院基礎建設和基本醫療衛生設備配置,增強衛生服務能力,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加快村級衛生室建設步伐。
建立和完善邊境沿線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
各級政府積極引導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切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兼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新型農村合作基金除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每人每年補助20元外,按照實際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人數,省、地、縣三級財政每年人均補助20元。鑒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財政承受能力較弱,無法長期保證經費的配套,地方新農合配套經費,應由國家和省級財政完全承擔。通過各級財政預算投入,建立穩定的醫療救助基金,主要解決農村“五保戶”和未解決溫飽貧困戶參加新農合和部分醫療費用補助,穩步推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征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