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關于《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
根據《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
(一)“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考慮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決定性時期。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十三五”時期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抓牢發展第一要務,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十三五”時期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為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奠定基礎。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建立健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制度規范,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一是創新驅動整體提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年均增長6.5%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5%以上。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力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基本建成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四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力爭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五是依法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綱要(草案)》圍繞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提出了一系列發展思路和舉措。
第一,推進創新發展,激發發展新動力。把創新擺在全市發展大局的核心位置,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綜合性、開放型科技創新中心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舉措,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業革命大趨勢、人才集聚大舉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新科技體制機制,大力發展創新經濟,加快向國際重大科學發展、原創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策源地邁進。致力于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完善市場體系,集聚功能性機構,不斷提升“四個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方針,建立完善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保持在25%左右。適應產業跨界融合趨勢,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四新”經濟發展,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以政府自身改革為核心,強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
第二,推進協調發展,增強整體協同性。強化底線約束,注重補齊短板,形成更加均衡的發展結構。堅持綜合施策,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500萬以內。更加重視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185平方公里以內。堅持以人為本、集約發展、產城融合、傳承文脈,統籌推進主城區、新城、新市鎮建設,加快形成多中心、高質量、強功能、重協同、有特色的城鎮發展格局。著眼于全面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持續推動“三傾斜、一深化”,加快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高水平城鄉發展一體化。按照管為本、重體系、補短板的思路,全面構建安全、暢達、高效、綠色、文明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長達到800公里。按照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創新的要求,始終把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新路。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文化產業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第三,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生態宜居家園。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推動形成綠色空間布局、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建設美麗上海。注重源頭控制、末端治理、提高標準、依法嚴管相結合,強化重點領域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滾動推進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加快建設多層次、網絡化、功能復合的綠色生態空間,不斷提高環境質量。突出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加快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25億噸標準煤以內。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各類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第四,推進開放發展,形成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著眼于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相銜接,建立健全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的制度規范,加快構筑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破冰船、深化改革掘進機的示范引領作用。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積極參與和主動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全方位拓展雙向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五,推進共享發展,增進市民福祉。堅持民生優先,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住房保障體系和社會事業體系,使全體市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注重解決就業結構性問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有序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應對人口深度老齡化,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加快建設服務供給、需求評估、服務保障、政策支撐、行業監管“五位一體”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基本養老服務應保盡保。完善廉租住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公共租賃住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完成中心城區240萬平方米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更加重視保障公平、提升質量,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高等教育特色優質發展,加強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十三五”規劃凝聚著社會各方的智慧,承載著全市人民的期盼。我們要俯身耕耘、頑強拼搏,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