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堅持生態立市、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比較優勢,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堅持不懈倡導綠色發展方式。實施百企節能降耗工程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培育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調整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嚴格實行區域新建項目排污總量減量、等量替代,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開展全民節水行動,推進田間工程節水改造,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全力以赴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加大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力度,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245件案件組織回頭看。結合即將開展的省環保督察,繼續開展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抓“穩固”,編制大氣污染源清單,重點抓好“散亂污”企業和分散燃煤鍋爐整治,強化揚塵污染防治,確保環境空氣質量繼續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污染治理抓“提升”,扎實推進工業廢水污染源全面達標、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集中治理、城鎮生活污染防治、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等工作,全力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行動。土壤污染治理抓“基礎”,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建成固體廢物處置中心,提高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
多措并舉保護生態系統。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高標準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河道水庫綠化整治工程,打造沿河環庫的綠色林帶、景觀林帶和經濟林帶。完善城市山體公園管理機制。支持威海植物園建設。堅持綠化、花化、彩化統籌兼顧,年內成片造林6萬畝,推動“綠滿威海、四季多彩”。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清河清庫”行動。探索推行“灣長制”,開展黃金海岸生態保護試點,嚴控圍填海項目,推動近岸海域沙灘養護、還灘還海,恢復海岸自然屬性。
夯實責任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建立“一個系統、四個平臺”,完善環境問題處置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河流跨境斷面、污水溢流口自動監測監控設施,新建20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各位代表!生態環境是威海最寶貴的財富,必須像對待生命一樣來對待。要正確看待我市生態環境比較優勢和環保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專業監管與“啄木鳥”式監管相結合的環境監管機制,把山、海、河、林、濕地等各類生態資源守護好、利用好,讓碧海藍天、綠水青山成為威海最靚麗的城市名片。
(六)堅持全域統籌、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堅持以人的城市化為核心,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為方向,加快同城融合、協同發展。
統籌推進“多規合一”。樹立“全域威海觀”,編制市域一體空間統籌規劃,統籌全域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推動市域統籌一體化布局、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城鄉均衡一體化提升、陸海并重一體化開發、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生態保護、林地保護、海岸帶保護、水安全保障等專項規劃,建成“多規合一”綜合應用系統,形成城鄉統籌、全域覆蓋、要素疊加“一張藍圖”。加強非城鎮建設用地管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城市設計全覆蓋和智能化,統籌建筑布局,協調城市景觀,保持特色風貌。
統籌推進重點區域開發。深入實施“四個突破”戰略,扎實推進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集中力量開發建設東部濱海新城、雙島灣科技城、南海新區等重點區域,加快周邊區域城市化改造,實施國際經貿交流中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加速聚集產業項目。推動好運角旅游度假區、里口山城市山地公園、乳山濱海新區、昆崳山旅游度假區等區域生態保護性開發,打造知名山海旅游目的地和“慢生活”體驗區。
統籌實施“城市雙修”工程。優化“城市家具”設計和布局,塑造整潔和諧的公共空間。制定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導則,推行分區控制。加大城市違法建設治理力度,推進“城市傷疤”治理。實施19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善物業管理機制,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推開新建住宅全裝修。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健全城市網格監管體系,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5G通信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強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萬畝。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發展家庭農場,新增農業科技示范主體1000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動,推動建設田園綜合體。開展新一輪鄉村文明行動,夯實鄉村治理基層基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完成500個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本地農村居民市民化。堅持因地制宜、一鎮一策,精心培育特色小鎮、重點示范鎮,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構建市域一體、國內通達和聯通海外“三大交通圈”的思路,聚焦客流通達、物流集散,編制全市綜合交通網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萊榮高鐵、文萊高速公路、環山快速路、乳山口跨海大橋等重大項目,規劃疏港鐵路,完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報批,做好威海新機場選址工作,全方位開拓空中航線,加密班列開行頻次。圍繞建立“南北連接、中心貫通、江黃共濟”的水資源保障體系,統籌做好廣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的文章。實施龍角山、坤龍邢水庫增容和黃壘河攔蓄利用等工程,做好南水北調南線工程規劃論證,加強中水利用管網規劃建設。堅持陸海統籌、水岸共治、管護并重,加強海岸線等生態資源保護。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等工程,推進黃壘河、乳山河、母豬河分段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濕地、林地資源保護恢復工程建設。組織實施4大類、43項城建重點工程,加快“一帶四軸”綠道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