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2018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發布時間:2018-03-02 16:49:27  |  來源:河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發展,建設,推進,實施,加快

調整優化區域產業布局。堅持協同融合,統籌全省生產力空間布局,推動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研究實施全省區域產業布局規劃方案,支持各地發揮優勢、找準定位、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環京津地區,著力做優承接文章,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產業、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等高新高端產業,培育壯大創新型經濟。沿海地區,加快港口功能升級和產業集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沿海經濟帶,培育壯大外向型經濟。張承地區,著力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產業,培育壯大綠色經濟。冀中南地區,堅持開放和開發并舉,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努力實現開放型經濟和內聯式發展互促并進。支持省會現代化、國際化建設,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實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推進“五級兩規一導則”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多城同創”,辦好省第二屆(秦皇島)園林博覽會。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強精細化管理。持續開展縣城建設攻堅行動,穩步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年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5%左右。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制定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激勵政策,統籌城鎮建設與園區經濟,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促進產城教融合發展,加強財源建設,提升綜合實力,爭取更多的縣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二)推動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切實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質量和效益上來,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活力和動力。以高質量投資優化供給結構。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突出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傳統產業改造等領域的投資,實施省級440項、市級3000項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8000億元左右。以高質量供給擴大消費需求。實施消費促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商貿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四大專項行動,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加快發展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服務性消費。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辦好第三屆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力爭旅游業總收入增長20%以上。以高質量出口帶動產業升級。扶持百強出口企業和潛力較大企業,培育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出口領軍企業。打造100個以上縣域特色產業外貿基地。積極申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布局建設海外倉和河北名優商品展銷中心。以高質量服務壯大實體經濟。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集聚。全面落實重點企業聯系服務“五個一”機制,扶優做強骨干企業,培育壯大一批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放寬民間資本進入領域,釋放民間投資活力。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硬仗,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營造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創業的社會環境。企業家是財富的創造者、創新活動的實踐者,要尊重、支持和愛護企業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家熱愛家鄉、發展家鄉,真誠歡迎外埠企業家投資河北、共謀發展,使廣大企業家感受到親商、安商、富商的河北溫度。

(三)加快建設創新河北。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堅持創新競進,切實把科技創新擺在全面創新的核心位置,深入落實《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和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年內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實施創新機構倍增計劃,爭取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布局河北、布局雄安新區,大力培育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年內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75家。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打造產業鏈配套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萬家。支持保定、廊坊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縣域創新驅動發展躍升工程,力爭創新型縣(市、區)達到35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推進技術轉移體系建設,規劃建設科技成果展示國際化平臺,完善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加快建設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全年技術交易額達到320億元。全面釋放“雙創”活力。實施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倍增計劃,建設一批創客空間、創業工場、創新創業社區,新增省級以上孵化器20家、眾創空間80家以上。

(四)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必須打好轉型升級硬仗。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促進增量優質、存量優化,努力實現在破中立、在消中長。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制定實施去產能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更加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倒逼去產能行業向高端、優質、新興產業發展,年內壓減鋼鐵產能1000萬噸以上、煤炭1062萬噸、水泥100萬噸、焦炭500萬噸、平板玻璃500萬重量箱、火電50萬千瓦,鋼鐵“僵尸企業”全部出清。千方百計降成本。開展“降費減負”專項行動,落實“降稅減證提標”三項措施,力爭全年降低企業成本300億元以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開展《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制定實施《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滾動實施1000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培育5個智能制造示范園區、100個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認真落實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打造“設計+”產業鏈,帶動產品向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提升。促進新動能快速成長。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大數據與物聯網、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高端裝備制造等10個領域為主攻方向,實施高技術產業化、標準體系創建等六大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局部強勢。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加快服務業擴規模提質量。加快軍民融合發展。制定實施《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與涉軍單位戰略合作,支持軍民融合關鍵技術研發,重點發展航空航天、先進裝備制造等高新產業,加快推進光啟新材料、華訊方舟太赫茲等項目,抓好27家國家級和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年內軍民融合企業達到750家。

(五)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質量成就未來,沒有質量就沒有未來。要將質量理念固化為質量意識,內化為質量自覺,轉化為質量行動。落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提升,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以高質量創建名品牌,以高標準、高質量、名品牌構建河北信譽。強化標準引領,著力打造經濟社會全覆蓋的新型標準體系,支持企業參與制定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培育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標準領跑企業,促進新技術向新標準轉化,年內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國際標準90項以上。提高質量水平,組織開展制造業、消費品、服務業等質量提升十大專項行動,強化質量基礎科研。全面實施質量管理提升“雙千雙百”工程,鼓勵引導我省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培育更多“河北工匠”,增強行業和產品核心競爭力。加快品牌培育,繼續推進千項新產品開發、千項品牌培育“雙千”工程,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挖掘打造知名品牌和“百年老店”。完善誠信體系,整合信用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引導市場主體以信譽贏得市場、贏得效益,增創發展新優勢。

(六)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力度。改革是活力之源,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一招。認真落實中央的總體部署和頂層設計,確保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照后減證”為關鍵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統籌推進“多證合一”改革,著力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抓好國企改革10項試點,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推進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減少政府審批核準,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潛力。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全面深化績效預算管理改革,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穩妥開展環保稅改革。抓好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改革,實施上市企業培育計劃,力爭更多的本土企業在滬深交易所和境外上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科技計劃管理、科技投入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改革,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抓好定州市“三塊地”改革試點和16個省級以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搞好第四次經濟普查。統籌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體制、“三醫聯動”、監察體制等領域改革。要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

(七)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制定實施加快形成新時代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政策措施,更多調動全球資源,跨出小天地、構建大格局。強力實施精準招商。分級制定完善產業鏈招商指導目錄,用好達沃斯論壇、“5·18”經洽會、友好省州等平臺,加強與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下大力引進國內外龍頭項目和產業鏈關鍵項目。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力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依托海外產業園區和重大合作項目,促進裝備、服務、技術標準走出去。突出重點國別、聚焦重點產業,支持鋼鐵、光伏等優勢產能走出去,抓好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更多國際產能合作樣板工程。鼓勵企業并購國外資源、先進技術、研發團隊、營銷網絡,提升國際價值鏈分工地位。力爭全年對外投資增長10%以上。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開展中外合作產業園、省際合作產業園創建,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力爭省級以上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以上。

(八)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體現到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等各個方面,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規模型向質量型轉變,抓好4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和建設,糧食產能穩定在670億斤以上。發展科技農業,圍繞18個農業特色產業和產品,構建全產業鏈技術支撐體系;發展綠色農業,大力推廣節水小麥品種和配套技術,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減少6萬噸和1600噸,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質量;發展品牌農業,年內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達到1020個;發展質量農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農產品質量檢測整體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推動農村全面進步。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四好農村路”、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施平安鄉村創建行動,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推動農民全面發展。實施強村富民行動,加大對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發展股份合作制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支持農民創業就業,發展畜牧、蔬菜、果品等特色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抓好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  1  2  3  4  5  6  7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