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雷加富在今天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時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到2010年將提高到20%。目前,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5300多萬公頃,占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近1/3,居世界首位。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全球十大生態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威脅、生物多樣性危機、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大氣污染和酸沉降、噪聲污染及熱帶雨林危機等,都與森林資源銳減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解決好森林問題是解決生態問題的關鍵。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從維護本國生態安全和全球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以對人類、對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持續開展了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林業與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努力改善了中國的生態狀況,而且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雷加富分析說,這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長期艱苦的努力,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時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積量達到124.56億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已連續20多年,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目前,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5300多萬公頃,占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近1/3,居世界首位,中國人工林年均增長占全球年均增量的53.2%。在世界森林資源總體減少的情況下,中國的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并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全國土地沙化由20世紀90年代末期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新世紀初年均縮減1283平方公里。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已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4.26億立方米,有效地保護了9837.72萬公頃森林,工程區內凈增森林蓄積4.6億立方米。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累計造林保存面積237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10.51%。
二、在為全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林產品,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多種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50多年來,全國累計生產木材85億立方米,竹材130多億根,人造板近4億立方米,松香1600多萬噸。2006年,我國人造板產量7428萬立方米,竹材產量13億多根,松香產量91多萬噸,都位居世界首位;經濟林產品產量超過1億噸,名列世界第二位;木地板產量達到2.3億多平方米,出口量約占世界的10%;木制家具、竹制品、花卉、活性炭、紫膠等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大國。
三、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通過林業產業的發展,全國每年可帶動4500多萬農民就業,相當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37.5%;在南方集體林區158個林業重點縣,農民收入40%以上來自于林業產業。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使1.24億農民受益,改善了生存條件,提高了生活質量。同時,林業第三產業方興未艾,以生態旅游為例,2006年,僅森林公園就接待游客2.13億人次,占當年國內旅游總人數的15%,直接旅游收入達到118.29億元,實現社會綜合產值950億元,提供就業機會400多萬個。
四、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截至2006年,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395處,覆蓋了15%以上的陸地國土面積,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類型齊全、功能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網絡體系,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蓋了20%的天然優質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化地區。目前,全國已建立國家濕地公園18處,面積27萬公頃;建立47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使1715萬公頃、近45%的現有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五、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中國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36.42噸/公頃增加到21世紀初 150.47噸/公頃。1980—2005年,中國通過持續不斷地開展造林和森林經營,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通過控制毀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億噸。2004年中國森林凈吸收了約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同期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以上。
六、在緩解能源危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現有灌木林、薪炭林、林業剩余物,每年可提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量為3億噸左右,折合標準煤約2億噸,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夠減少1/10的化石能源消耗;通過對麻風樹可生產生物柴油,對櫟類果實經加工提煉可轉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產品,現有面積達1800多萬公頃,開發潛力很大。
但是,雷加富同時強調,從整體上講,中國仍然是一個林業資源缺乏的國家,森林資源總量嚴重不足,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還非常脆弱,我國生態狀況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林產品供需矛盾突出,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一些制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建設林業的“三大體系”,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任重而道遠。
在今年9月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從維護全球氣候安全的戰略高度,向世界莊嚴承諾:到2010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8.21%提高到20%。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七大也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將“成為生態環境良好國家”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力量,發揮著核心作用。
為進一步推進現代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今后一個時期,林業局將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改善國土生態狀況。繼續實施好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減少水土流失、風沙危害、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二是大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嚴格林地和森林采伐利用管理,實行林木采伐限額和征占用林地定額管理,堅決守住3.1億公頃林地這根“紅線”;加大對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控,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三是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力爭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2030年達到23%以上、2050年達到26%以上,增加森林的固碳總量。加快構建“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推動亞太地區森林資源恢復和發展。
四是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到2050年使全國森林、野生動物等類型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2600個左右,使全國8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得到恢復和增加,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良好保護。
五是努力保障木材供應。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力爭到2015年完成1333萬公頃的建設任務。實行科學經營,力爭將每公頃蓄積量提高到100立方米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
六是大力發展木本糧油。力爭到2020年,使我國人均占有食用木本植物油達到0.8公斤,人均占有水果達到50公斤,人均占有木本糧食10公斤。
七是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積極開發現有森林中能源原料的3億多噸生物量,充分利用現有宜林荒山荒地培育能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