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中國家譜總目將在上海定稿 全球華人可上網尋根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26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上海圖書館透露,在不久的將來,上海市民乃至全球華人有望一點鼠標就能實現問祖尋根的夢想。今年年底,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由上海圖書館主持編纂的千萬字巨著《中國家譜總目》將定稿,該書電子版將適時上線提供檢索服務,人們可以在網上輸入宗族堂號、始祖及始遷祖、名人和聚居地等信息,查尋自家的千年歷史。

據新聞晨報報道,6年前,上海圖書館產生了一個設想:把全球華人家譜收錄到一本書中。這個設想很快得到國家有關部門重視,《中國家譜總目》立項后,2001年,文化部正式行文,要求全國相關單位全力配合上海圖書館的編纂工作。6年來,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新加坡、荷蘭、中國臺灣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中文圖書館和中文資料收藏單位,全國民間家譜收藏者為編纂工作添磚加瓦,如今一部千萬字傳世巨著距定稿僅一步之遙。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中國家譜總目》主編王鶴鳴說:“我們提出《中國家譜總目》的設想,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讀者來到上圖要求借閱家譜尋根。”擁有眾多館藏家譜的上圖一直是海內外知名的尋根圣地,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此查尋家族歷史。王鶴鳴回憶,1997年5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榮毅仁到上海圖書館視察,我們當時為他準備了三本《榮氏家譜》,分別是清代同治年間編修本、宣統年間編修本和民國年間編修本。“我至今還記得,當榮老看到‘第31世毅仁’的名字時,興奮不已!”王鶴鳴說:“當我表示要把世系表復印一份給他,榮老高興地連說三聲‘好’!”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副主任陳建華說,自1996年12月20日開通“中國家譜閱覽室”以來,雖然滿足了部分讀者尋根問祖的愿望,但館藏一萬八千種家譜仍然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達成心愿。《中國家譜總目》開始編纂后,全球收藏中華族譜的圖書館、宗親會和私人藏家都按照我館提出的要求提供了目錄。家譜的題名、哪一年編印、誰人主修、始遷祖是何人——信息規格是全球統一的。在收錄到的近八萬種家譜中,排除重復的譜牒之后,到目前為止我們獲得了近五萬種家譜信息。有的私人藏家提供的信息不規范,省級圖書館又重新按照要求進行詢問修訂。

上海圖書館譜牒研究中心負責人顧燕表示:“等《中國家譜總目》出版后,電子版將適時上線,并不斷加入新搜集的信息,這將是全球最大的中國家譜電子索引,全球華人均可足不出戶獲得家族史線索。”

[家譜查譜指南]

第一步:登陸《中國家譜總目》電子檢索平臺,輸入家譜題名、姓氏字輩、家族名人、始遷祖、聚居地等已知信息關鍵字,查詢相關條目;

第二步:根據條目詳細信息,到上海圖書館借閱家譜或至條目來源圖書館、家譜研究組織、私人藏家處借閱譜牒;

第三步:根據已知家譜始祖遷來地信息,再檢索前一居地同姓譜系(例如,已獲得家譜始祖為清道光四年由浙江寧波遷來上海的張三,則進一步檢索浙江寧波的張氏譜系,通過索取當地家譜,比對兩譜姓名、遷徙信息如相吻合,則可以合譜后將家族史繼續上溯)。(郭翔鶴、趙穎燕)

來源: 中新網

相關文章:
300東北虎查家譜 世界最大規模東北虎DNA檢測啟動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譜寫青春華章
遼寧發現成吉思汗后人 百余年珍藏家譜添補歷史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