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層越來越少?
●自認“社會中層”者僅三成,相比十年前下降一成
●調查樣本的年收入均有增加,但社會上層、中上層增幅更大
新快報訊 (記者 文安 通訊員 黃秀珍)經濟發展了,收入增加了,但把自己歸為“中層”的廣州人卻越來越少了!昨日,首屆全國和諧家庭高層論壇在廣州開幕。 記者獲悉,和1997年相同內容的一項入戶調查結果相比,現在的廣州人在階層歸屬上認同“中層”的比例明顯減少,而認同“中下層”、“下層”的比例卻有增多。
公布并比對該項調查的是全國著名婚戀專家、廣東家庭期刊集團編審鄭晨女士。她說,廣州的兩次調查相隔近10年,在1997年,尚有42.4%的廣州人自認為是社會中層,而到了2004年,該比例已降到38.7%,低于武漢(41.3%)和南京(40.5%),更低于北京(55.8%)和上海(42.4%)。鄭晨說,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目前這項比例已下降至30%左右。
按照廣州人的生活水平,專家認為應有更多的市民認同“中產階層”。但對這樣的調查結果,專家認為貧富差距明顯影響了廣州人對自我階層歸屬的判斷。鄭晨比較了不同年份調查樣本月收入的階層分布,結果發現調查樣本的年收入均有增加,但增幅明顯傾斜于社會上層、中上層,而中下層和下層漲幅較低。據悉,與1997年調查相比,廣州各階層認為本人生活“變好了”或“有些變好”的比例,“上層”只上升了12.7%,“中上層”上升了5.4%,而其余階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是什么原因決定著個人的階層歸屬呢?調查顯示,不同階層的認同者幾乎都將“權利”和“收入”視為決定因素。個人因素對階層認同感也有直接影響。鄭晨說,個人的教育程度、職業、單位身份甚至住房、收入和儲蓄水平,都能影響自我認同。她強調,性別的認同感也有差異,廣州女性更愿意依賴配偶的歸屬。值得一提的是,兩次調查均表明,父輩因素對于階層自我認同的產生也有明顯影響。被調查者在回答“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時,回答是“親屬關系或家庭背景”的比例排在前三位。
專家觀點
廣州人“中層”標準較高
鄭晨稱,除貧富差距加大影響階層認同感外,很多客觀因素也讓廣州人“胸懷高遠”,對“中產”的要求較嚴格。她認為,比鄰港澳、華僑眾多和對外交流通暢使廣州人眼界較高。對階層的參照不是過去的生活狀態或比自己處境更糟的人,他們認同的“中層”是比廣州經濟發展更高層次的國家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