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鬃山羊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的牛科動物。
梅花鹿身上的白色斑點狀似“銀兩”,象征富貴。
中新網11月3日電 臺北市立動物園已擇定臺灣長鬃山羊及梅花鹿各一對,做為大陸熊貓的回贈物種。動物園園長葉賈森指出,長鬃山羊將取名為“長長”、“久久”,梅花鹿則命名為“富富”、“貴貴”。兩對動物飛往大陸的時間與地點,由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長鬃山羊為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動物;梅花鹿曾在臺灣的野外族群消失,由動物園提供種源繁衍復育成功,深具意義,加上鹿角形狀酷似臺北的“北”,被動物園列入參考名單,被選為互贈的物種。另有一說是因“梅花”有堅毅不拔之意,另與大陸贈臺的國寶級植物珙桐樹相呼應。
動物園動物組長趙明杰指出,臺灣長鬃山羊是臺灣唯一的牛科動物,早期與日本蘇門答臘等地的長鬃山羊互為特有亞種動物,因DNA的分析研究發現有差異,現為臺灣特有種。
趙明杰說,臺灣長鬃山羊外觀沒有長長的鬃毛,與同屬的日本長鬃山羊與蘇門答臘長鬃山羊大體型,及頸部背部有長毛不同,因此,有學者稱牠們為“臺灣野山羊”;它們具家族性,目前園內有三十四只、十二家族的長鬃山羊。
他表示,臺灣長鬃山羊主要分布在臺灣山區,烏來延伸至中央山脈仍可看到牠們的蹤影。牠們的領域性極強,以眼窩腺的分泌物在樹上磨擦做標記,并在固定的場所排便,做為辨識劃定領域,若有成年的同性入侵,就會出現驅趕或打架的場面。
趙明杰說,臺灣長鬃山羊外形為深褐色,喉部為黃色,硬蹄分泌蹄脂腺,有助于牠們攀爬山巖,并牢牢地踩在石縫之間,因此喜在懸崖附近活動,奔跑速度快,若受外力入侵,它們還會以頭上一對向后彎曲的洞角頂人自衛;平時吃桑葉、鹿構樹葉、三黃麻等枝葉、胡蘿卜等,糞便易有寄生蟲問題,必須定期進行糞便檢查。
至于全身有白色斑點的梅花鹿,雖非保育類野生動物,仍獲選為互贈動物之一。
趙明杰說,荷蘭占據臺灣時,曾大量外銷鹿皮,造成梅花鹿瀕臨絕種,1969年在野外絕跡,動物園內保存的梅花鹿族群,成了臺灣梅花鹿保育復育的重要種源;1984年二十六頭梅花鹿到墾丁公園復育成功,現在已復育三百頭以上,保育有成,但園內現僅十只。
趙明杰表示,梅花鹿角每年于三、四月間脫落,四、五月長出,至八、九月間新生完成,成為打斗爭王的利器,每年的十一、十二月為發情期,繁殖力最強,園內可能已有梅花鹿受孕,不過,懷孕的動物不宜長途飛行,若兩岸確定贈送日期,動物園再擇定一對長鬃家族及一對梅花鹿,檢疫后運送至大陸的動物園。
|